第123章 刘辰翁(五首)(3/3)
。2依其声:按照李清照原词的声律填词。
3辞情:指文辞情采。
4璧月:圆月。璧,圆形的玉。这句是写雨后初晴,圆月升起。
5黛云:青绿色的云。
6禁苑:皇家园林禁止人入内,故称禁苑。娇寒:轻寒。
7湖堤:西湖上的长堤。倦暖:暖和得使人思睡。
8前度:暗用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遽:忽然。这句是说这回再来(临安),变化真是太突然而又迅速。
9香尘暗陌:尘雾遮暗了街道,指车马众多。李白《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10断烟:炊烟断,是指京城里居民很少。禁夜:禁止夜行。
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东京梦华录》中叙述了北宋汴京的繁华热闹。
临安南渡:南宋渡江后建都临安(杭州)。
芳景:风景。这句用《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语意,即指宋亡后都城风景与李清照时的汴京、临安相比,并无多大改变(暗示朝代已经更换)。
缃帙(zhi志):浅黄色书套。这句是指许多可贵的古书都散失了。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述了她在战乱时丧失了许多古书。风鬟三五:三五,即正月十五,也即上元灯节。李清照《永遇乐》词中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这三句是写李清照在南渡以后流离辛苦,书物丧失,在元宵之夜抚今忆昔,写出情调凄怨的小词。
江南无路:指写本词时宋亡已久,江南一带都陷入敌手。鄜(fu)州: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此时亦离家在外,故以身陷长安围城中的杜甫思念在鄜州(陕西北部)的妻子来说明自已的心情。这三句是说自己国亡家破,心中的悲苦又有谁能了解?
(gong工):灯。社鼓:节日祭神的鼓声。这三句写自己空对残灯,在社鼓声中忧思难平,不能成寐的情景。
【简说】
作者在宋亡前一年曾因诵李清照怀念京洛旧事的《永遇乐》词而为之涕下。三年之后,宋亡已经二年,每听到李清照的这首词就忍不住自己的亡国之痛。在本词中,作者从回忆临安盛时来反衬出目前国亡家破的心情。由于作者感恨极深,因此本词内容也较李清照词“悲苦过之”。
西江月
新秋写兴
天上低昂似旧1,人间儿女成狂2。夜来处处试新妆3,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4,相思两鬓如霜。从海底跨枯桑5,阅尽银河风浪。
【注释】
1低昂:起伏升降,这里指日落月升,星转斗移等天象变化。
2狂:狂欢,如醉如痴欢乐。
3试新妆:穿新衣。
4新凉:新秋带来的凉意。
5梦从海底跨枯桑:梦见在海底跨越枯死的桑田。《神仙传》有沧海屡变为桑田之说,此处暗用之。
【简说】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七夕的词,实际上,是借七夕抒写故国之思。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狂欢景象。起两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和“人间”景象。天上日落月升,星转斗移,这景象和往年一样。“似旧”暗示自然界景象虽无变化,但人间已是沧桑。可人间却是少男少女狂欢七夕,把刚刚过去的巨变完全忘却,这不能不令词人感慨。“夜来”两句一写人们欢乐心情的表现——处处试新装”,二写词人的感慨。这里的“人间天上”也不无讽喻。“却是”二字,言外寄讽,不露声色。
下片抒写词人感受。“不觉”句写词人久坐沉思,忘却了外界的一切,不知不觉夜已很深,新秋的凉意打断他的深思,方感到今年的秋夜格外清凉。实际是词人内心凄凉。“相思”句,则非常深刻地写出词人忧思之深之苦,仿佛一夜鬓白成霜。结尾两句,词人以跳跃的笔法,想象的羽翼,忽而下到海底,忽而飞到天上。这里明写梦境,实写世事的巨变和词人历经政治风浪的情况。全篇主旨,在这两句中得以集中阐发。全词格调低沉悲凉,忧思故国之情与凄冷的景象交融,读来给人以沉重之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