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书院改制(2/2)
养蒙书院、院、蔼吉书院、莲峰书院。于是,建溪书院等五所书院算是建州城的贵族学校了。在这里上学的基本上都是建州城有权有势有钱的子弟。他们当然觉得高人一等,连普通的书院都瞧不起,更何况义学制的书院。他们不差钱,只要能进贵族学校,花双倍的钱算得了什么。
而像边镐和林仁肇这样的学生,则可以不用偷偷旁听,光明正大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对于他们来说,贵学义学没什么分别,能学习到知识就很开心了。
另一方面,每天上课就是听先生照本宣科,然后学生摇头晃脑地记诵。上课的内容除了《四书》、《五经》,还是《四书》、《五经》。教授见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要求扩充教材,教材由《四书》、《五经》改为诗、书、礼、义、乐。
建州的州学制度让建州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学习的机会,建州城内的学风一时大振,遍地看去都可以见到学童和书生。
章仔钧先斩后奏,在州学的书院改制之后,才匆忙前往福州汇报这件事。章练和张晖趁机跟随一起前往福州见见世面。从建州到福州走的水路,在建州港登船,沿着江流顺溪而下。
建州港水路交通,虽滩濑险阻,但因建溪扼崇阳、南浦、松溪水运咽喉,木帆船运输发达。三国吴时,西门外大洲就兴起造船业,为水运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芝城港原系自然港,自唐以来先后有临江、通济、含通仙门及南门洲等码头。
建瓯的木船制造业,历时一千七百多年。三国吴曾先后遣人至建安造船,成为孙吴当时重要的造船基地,所造舟船,顺建溪、下闽江、沿东海,源源不断输往长江。
早在大约两千年前的秦汉闽越时期,建州境内的土著闽越先民,就擅长于舟船战舰与水战水斗,而挑幡,则为其水军水战日常训练的必修课。
状态提示: 第四十一章 书院改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