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出征(1/2)
建兴九年冬,十二月初一,夜。
时节正是元辰,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大凉使持节、平西将军、州牧张茂,密令镇东将军行中军护军将军事韩璞攻汉,此战目的是先发制人,速战速决,尽可能占下布有陇西、南安二郡的秦州之地。
抚军将军、武威太守、霸城侯张骏以赞画的身份随军出征,在众将士眼中,这是他们少主的一次镀金之旅。
许是担忧张骏的安危,张茂允许他携部曲入营。张骏也没客气,将他府中的十一名部曲连同胡硕共抽调了八人在身边听用,另三人则负责主持侯府的防卫。
校场上,近前把裹了松油的火把熊熊燃烧,将周遭点亮,宛如白昼一般。五千骁骑军将士顶盔披甲,牵着战马,列阵在前。其后是千辆辎重大车,整齐排列。
在最前面,临时搭建的拜将台上,一场不算盛大却十分庄重的拜将仪式正在举行。
张茂身穿金甲,发丝被一丝不苟地系在脑后,簪成圆箍。他的对面,护军将军韩璞身着银甲,垂手而立。只听张茂道:“此次出征,关系到大凉兴衰,成则吾可一展东向之志;败则动摇国本,社稷倾覆。万望将军以凉州百万军民为念,克敌制胜。待到将军凯旋归来,吾必亲率文武,郊迎犒军!”
韩璞动容,跪拜道:“请大将军放心,末将此行,定连克连捷,不负大将军期许。”
“好,好,好!”张茂激动道:“那吾便预祝将军旗开得胜,马到功成!”言罢,他一伸手,有侍卫奉上一小匣,张茂拿过,小心打开,只见里面正躺着一只剖成了一半的青铜睡虎。
张茂取出,交付给韩璞。韩璞小心接过,从怀里也取出一半,两虎相并,严丝合缝。
张茂点点头,让到一边。韩璞起身,来到台前,举起完整的虎符,高声道:“奉大将军令,骁骑军出发!”
“遵命!”五千将士领命,以队为单位徐徐出动,辎重大车紧随其后,人马相继,形成了一条巨龙。
“骏儿!”张茂观看着军列缓缓而出,朝着远处的火光中招了招手。
片刻,同样一身金色光明铠的少年郎君快步走了过来,正是张骏。
“大将军!”张骏来到张茂身前,抱拳道:“恕侄儿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张茂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少年,竟然虎目含泪,红了眼圈。他替张骏紧了紧腰绳,又仔细替侄儿检查了武备,万千感慨涌上心头。
他长叹一声,稳定住情绪,把着张骏的肩头,道:“大兄若是能看到骏儿今番模样,该有多好。”
无数记忆瞬间交织在心头,张骏流泪道:“阿父,耶耶在天有灵,必然是看到了。”
“嗯!”张茂点点头,又严肃道:“此次出征,一切皆要听从军令,若有违逆,便是叔父也救不了你,你可知道!”
“侄儿知道!”张军顿首,道:“叔父放心,侄儿定当遵从韩护军将令。”
“去吧······”张茂摆了摆手。
可待看到张骏转身离去,又忍不住道:“注意安全······”
张骏回身,郑重一拜,便翻身上马,跟着队伍远远离去。
“大将军。”这时,韩璞也催马而至,抱拳道:“大将军,末将也去了!”
张茂点头道:“去吧!”
“是!”韩璞得令,调转马头,飞奔而去。
“全军加速疾行!”
“全军加速疾行!”
一骑骑传令小校挥舞着令旗大声催促,张骏也带着侍卫紧紧跟随。突然,一抹熟悉的绛红色闪入眼帘,他猛地扭头望去,正是念奴!
只见她也是一身戎装,外罩着绛红色的斗篷,精致的兜鍪环抱在胸,静静地坐在马背上,看着大军行进。
张骏不能呼喊,只能扭着头,一直看着姊姊,然后再慢慢消失在视线里。
“姊姊必然是来送吾的,不知她看到吾没有。”张骏心里想着,马步不停,很快便出了城门,向东而去。
为掩人耳目,此行唯有行动迅速的骑军是从城内军营出发。至于计划中的三千步军,则在到达东部边境的广武郡后,以其府军补充。
凉州的府军,是由世兵、募兵和征召兵三者共同组成的。其中,世兵是主干,募兵和征召兵则是补充。同时,此三者也代表着三国以来所流行的三种不同的兵役制度。
在三国时期,最为盛行的是世兵制,这是军队的主要来源。其特点在于兵民分离,也就是将兵士单立户籍,与普通的民户相区别开,时人谓之“士籍”。当然,此“士”非士族之“士”,而是士兵的士,也有称其为“军籍”的,为了方便读者们理解,作者君以后就统一用“军籍”称之。
这些兵户们世代相袭为兵,不但身份低贱,而且没有人身自由,不经放免,是不能改变其兵户身份的。所以在世兵制下,由于军队的主要来源是兵户的适龄壮丁,要保证军队的数量,就必须要尽可能的多征调兵家的子弟。
历史上,在晋武帝大举讨伐东吴时,就曾下诏,要求“有二丁三丁取一人,四丁取二人,六丁以上三人。限年十七以上,至五十而还。先取有妻息者······”但实际情况还不止如此,不但有时充兵者要包括独子之家,在年龄限制上也还会超过诏令所限。晋武帝在平定东吴后,就曾下令让年六十以上者罢归于家。
凉州完全承袭西晋的兵役制度,张骏所率的部曲,就是世兵制的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