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2)
这么一说,武则天倒是感到好奇,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你倒说说看,郭老教了些什么?”
“郭太傅今日讲的是芈商臣弑君杀兄的故事,相王以为君主若无孝,即有损于道,公主很赞同相王的话。”上官婉儿自懂得不能直言转述,只是委婉地说道。
“那她不赞同谁的?”精明如武则天,焉能听不出其中的遮掩。
“太子将芈商臣比作太宗皇帝,认为芈商臣是个明君。”上官婉儿紧紧的观察着她的神态变化,担心自己说错了话。
“唔……旦儿和太平都是孝顺的孩子,贤儿已经是个成熟的男人,看法自然和弟妹不同,那么婉儿,你以为他们谁说的正确呢?”武则天似乎是思索了片刻,即便婉儿说的委婉,点到即止,她也能想象得到几个孩子的表现。
“婉儿以为站的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会不同,理解也就会不一样。”上官婉儿手捏着奏章一停,含蓄的答道,心里却在想着太子和相王的理解都是正确的。
“婉儿真是聪明的女孩子。”听她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武则天若有似无的笑了笑,“嗯~我的几个儿子中,贤儿倒是最令我喜爱的一个。”
上官婉儿一愣,不知道她想说些什么,只好顺意的点点头,这是否表示天后认可太子的言论?也认为芈商臣弑君杀兄虽不守孝悌,但不失一代明君?
“婉儿,你觉得贤儿如何?”武则天押了口茶,将面前的奏章扔给她收拾。
“太子殿下有果敢,有意气,有大唐太子的气魄。”上官婉儿回想起李贤的姿态,傲气又锋芒毕现,不由自顾笑道:“听说太子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在了《后汉书》的注释中,婉儿不知太子监国如何,但是这份热情和才华,就足够令婉儿钦佩哩。”
“哦?这么说来,婉儿是有读过咯?”武则天眯了眯双目,兴趣莹然的问道。
上官婉儿点点头,坦然说道:“太子注释的前三卷,婉儿都读过啦。太子精研圣人经典,领会深意,见解独到,很有自己的想法,婉儿受益匪浅。”
“婉儿也是个爱才的人。”武则天会心一笑,微一思付,问道:“那么婉儿跟我说说看,太子会成为明君吗?”
上官婉儿手底下一滞,愕然抬眸,这话她哪里敢答,可天后发问又不能不答,心电急转,开口说道:“太子自留守监国以来虽时日不长,但留心政务,抚爱百姓,非常尽心,对刑法所施也细审详察。太子好善正直,深得满朝文武赞美,连圣上……”
“我不是要听别人怎么说他。”武则天抬手打断,“婉儿,我让你看奏章,不是要你跟他们想法走。”
上官婉儿似乎明白了什么,迟疑道:“天后是要婉儿说?”
“是的,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的。”武则天食指敲了敲面前的奏章,“你说的这些不过是奏表里的溢美之词,我想听的是你看过了这些之后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上官婉儿抿着嘴想了想,斟酌道:“婉儿以为,太子是一个值得堪以大任的人。大唐帝国还很年轻,它需要一个像太子这样勇敢正直,积极向上的帝王。”
武则天目色里一缕精芒一闪即逝,失笑摇头道:“才见太子第一面,就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看来他注释的这《后汉书》我也该看看了。”
“天后,婉儿没有说假话。”上官婉儿以为她认为自己是因李贤是太子才这么奉承的,微感委屈。
“婉儿是不会说谎的女孩子,是我在洛阳呆的时间太长,跟贤儿似乎也生分了不少,唔……”武则天随手一挥,想起确实跟这个太子儿子许久没有沟通过了,这孩子似乎自做了太子就潜心注释《后汉书》,参之朝政鲜少有之,也是最近一年才开始监国。打自己回了长安,他竟又憋在了东宫里头,如今想来,似乎这个儿子是有意在躲着什么。
如此一想,武则天眉头一蹙,右手不禁握拳一紧,随即舒展开来。
“你倒是提醒了我,婉儿,我问你,建言十二事,你可知道?”
“恩,那是天后在上元元年的上表。”上官婉儿眼神一亮,随即垂眸低声道:“婉儿没有看过,婉儿只是听内学馆老师讲过。”
“哈哈,婉儿若想看,我拿给你。”武则天爽快一笑,扬声招了赵德顺进来,吩咐他去拿来。
上官婉儿闻言浑身一震,她自然知道那奏表上并非只是单纯的罗列了十二谏言,还有武则天对此的详细解释。她想要读的便是这个,没想到武则天肯给她看关于社稷政治的重要奏表,当即一跪,惊喜交集地唤道:“天后!”
“起来,起来,都说了不要动不动就跟我跪着。”武则天没好气的拧了拧眉叫她起身,赵德顺低眉顺眼的捧了厚厚的一叠奏表进来,武则天示意让他交给婉儿。上官婉儿接过后,爱不释手的摩挲着奏表上的一行小字,眼中闪烁着喜悦地光彩。
“婉儿,你跟她们不一样,郭老教的东西大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给你的这些是秉国权衡的治国御人之术。”
“婉儿知道了,婉儿定不负天后教诲。”自入宫之后,虽然读了几个月的奏章,但今趟尚是她首次被武则天问及自己的看法,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了实际的社稷国政。上官婉儿难掩激动的心情,感到自己离那个埋在心底,说出来又会被旁人嘲讽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武则天见到她脸上的神情,便知道这个有抱负理想的女孩子是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