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第406章 以功请罪(1/2)
只要陈健能够遵守规矩,不将夏城的特殊政策向外宣传,各个氏族首领还是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亲族的。
大祭司的地位极高,看起来这是不可能拒绝的一件事,既然拿出了这个作为代价,彼此妥协已是必然。
粟岳也清楚这是在抱薪救火,但夏城刚刚大胜归来,夏城的骑手各个城邑流窜传播消息振奋人心,这时候反目难以服众,再说也未必能够一鼓作气击破榆城,打不破变为长期抗衡,内部盟约就会分崩离析。
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所以国人拥有政治权利,这是小国寡民情况下的必然政治格局。首领不可能拥有无限的权威,更不可能用少数人作为暴力工具去统治震压绝大多数的国人,逼着国人此时和夏城开战就是自寻死路。
无可奈何之日,粟岳和各个城邑首领派出的密使提前去迎接了陈健,秘密而短暂的协商后,密使们醉醺醺地离开,很是满意陈健的态度也很满意装在他们口袋里的叮当作响的铜币。
于是各个首领之间的讨论也变了口径。
从“疯狗已北渡大河,正朝粟城挺进”变为“大河诸部的英雄、拯救亲族的姬夏不日将抵挡万众振奋的粟城以祭祖先”。
这种微妙的变化体现在诸多方面,各个城邑的亲贵云集粟城,准备了各色礼物。族人们宰杀牛羊,用草扎制各种祭祀的物品,挑选牺牲,制备醴酒醪糟。
只不过他们要迎接的那支队伍的速度明显变慢了,还在距离粟城百里的地方休息了三天。
此时已是十月末,近两万人的队伍每耽搁一天都是巨大的支出,可有时候这种耽搁却是值得的。
这里已经是榆城运输司的商队能够覆盖的范围了,城中一切安好,也都知道了大获全胜的消息。
提前让他们准备的房屋、衣物、食物严格配给的话也是完全可以撑过这个冬天的。
停留的三天里,源源不断地新军装、皮甲、战车和马匹从榆城附近运送过来。一路上评定的军功也都核实完毕,配发的奖章、宣传、鼓励用的丝帛、布花等等也都早已置办,不过这些要回到榆城之后再行奖励。
之所以停留是为了演练一下即将到来的入城仪式,那些流言需要有强大的武力支撑。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武力威慑可以给夏城几年的喘息时间,也能把别的城邑拖入改革军备的深渊。
跟随陈健获胜归来的那些城邑的亲贵子女不会想到这么多,他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盼望着能够在自己父母的眼中展示自己立下的战功。
十月二十四,夏城的大军靠近粟城的时候,以粟岳为首的各个城邑首领和氏族亲贵骑马乘车至城外十里相迎,跟随前来的还有粟城和附近村落的数千人。
秋草正高,万物苍凉,骑马往来的使者早已告知了大军的动向,数千人望眼欲穿,终于看到了一道仿佛天地交接样的黑影。
鼓声笛声隐隐传来,许多人伸长了脖子观看。
陈健在队伍的最前端,本想着凑出四匹白马拉自己的战车,然而留守的司货姬想尽办法也没找到,白马倒是有但是雄壮的却不多,无奈之下只好用了四匹枣红马代替。
只是四匹同色的枣红马拉着缀满青铜的木轮战车,在这个时代依旧气派十足,看得那些氏族亲贵们目注神驰,心下盘算着自己是否能够买这样的一套战车。
重战车之后是两辆轻便的战车,上面有军鼓,两名健壮悍勇之士击鼓前进。
与鼓声相应而和的是千五百人的戈矛兵方阵,身着黑色的军装,头戴麻布包巾,最前面的一排身上穿着皮子做的甲,一同踏动的声音让大地都跟着震荡起来。
此时陈健已经距离众人不过三百步,排成阵列齐步向前的方阵如同一面墙,让那些首领们震惊不已。他们早就听闻夏城军阵严整,可亲眼看到后的震撼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没有一个人说话,没有一个人交谈,只有和鼓声频率相同的脚步,仿佛心脏也随着鼓声在跃动。
有心人暗暗数着,从这些人整队前进到现在,已经向前走了六十步,然而中途没有一次停下整队,队形依旧齐整。
略微的参差被整齐的黑色军装所掩盖,那种摄人心魄的气势压过了一切。
粟岳看了身边的几个首领,半是感叹半是嫉妒地说道:“夏城军阵如此,怨不得能纵横千里,往来东夷如入自家后庭。”
身边的几个再看看自己骑乘的马或是轻小的战车,无奈地跟在了粟岳的后面准备前去迎接。
就在这时,鼓声忽然间变得急促,千余戈矛兵将戈矛重重地朝地上一顿,停下了脚步右脚重重地踏在原地,齐声喝道:“万胜!”
宛如惊雷,胜似虎啸,更让许多人毛骨悚然,几个正准备前去迎接的首领差点没有控住自己的马匹,被这一声呼啸震得心中慌乱,老一些的从怀里摸出了从夏城高价买来的小药丸含在了嘴里,这才让那慌乱的悸动平复。
戈矛手虽然停下来,可是鼓声并没有停住,相反越发地急促,戈矛手们将矛杆不断地撞击着大地,应和着越发急促的鼓声。
连续应和了十声之后,整齐的戈矛方阵忽然间向左右齐转,从中分开露出了一道二三十步宽的缝隙后,再次转向,将长矛平端,正对着前方那些准备迎接陈健的氏族首领。
这一次简单的转向再一次让氏族首领们震惊不已,城邑林立百国千邦的奴隶制多元时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