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89 配得上(1/2)
粗俗与优雅,正是社会阶级的现实反映,哪里容得有半点的僭越?周瑞家的不过就是个陪房,可是却因为主子是王夫人,却也是高人一等的。明明是奴仆,也还有奴仆伺候着……这让我想起了明朝的那个大太监——刘瑾,明明是奴才,但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偏偏就是权倾天下了。
其实我也一直好奇,宝钗的冷香丸到底是何来头?癞头和尚、跛脚道人是《红楼梦》里的两位神仙般的人物,不似能构造出来的,可是那薛家偏偏能这么凑巧的在短短时间内凑齐?春天白牡丹花蕊、夏天白荷花花蕊、秋天白芙蓉花蕊、冬天白梅花花蕊,雨水时的雨水、白露时节的露水、霜降时节的霜、小雪时节的小雪……可巧就一两年间凑齐了,不得不佩服薛宝钗的运气呀!我还真纳闷了,这药方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为了什么目的呢?就如同那金玉良缘,那金锁的来历不就是这样吗?
宝玉随王熙凤前往宁国府,遇秦钟、焦大,不过很遗憾,这一集中并没有出现秦钟其人,倒是焦大,委实写出了其神髓……建立家业的老人,却眼睁睁的看着这家业败尽无能为力,世态炎凉莫过于此……而那几句骂词也是红学学者研究的焦点吗?当初我也很好奇,到底什么是爬灰,后来知道了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但是单是看第三集怎么会不觉得王熙凤和贾蓉也有私情呢,而贾珍与秦可卿的不伦之恋倒也在情理之中了……正如后文中写到的贾府之中又有什么是干净的呢?
都说是酒后吐真言,焦大的话绝非是酒后胡言……其实看到焦大我所想起的是鲁迅先生论证的:焦大不喜欢林妹妹。社会阶级的天悬地疏,就是这其中缘故的了。
看到这一集,不喜欢林妹妹的人都说:尖酸刻薄。本来薛姨妈送宫花是一片好心,可是周瑞家的却挨了林妹妹一句说辞,无言以对,还要宝玉来救场……其实,周瑞家的也不免疏忽了,就那两支花,又何须那么大的一个空盒子?何况,本就是最后的两支花,不免林妹妹不说道两句,其实相对于人前的尴尬,背后的一刀不更让人心寒?杨妃扑蝶的前因后果,我等不也知道吗?只不过,林妹妹坦率而已,不是那种藏得住话的人,喜欢就是喜欢,从无须掩藏,对待宝钗、宝玉甚至更多人不都是如此吗?
忽然想起,每每都说林妹妹,当年如此,现在亦是如此,只不过那时自己比黛玉还小,如今却再不是当初的青葱少年了……到真能唤一声林妹妹了……而记忆之中,芳华早逝的黛玉却也只能是如斯年华,永远的林妹妹了……
后记: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这一集,应着小说的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这一回当中就出现了所谓的“金玉良缘”……所谓就是“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而女子多是以金簪玉搔头类譬喻,而君子如玉,玉以比德之说……大概就有了这金玉良缘之说了,其实这我看来,玉也象征着家室的清贵,而金则是富贵的象征,其实贾府也算不上清贵,虽然是公侯子爵之中列于首位,但是却并不如冷子兴言说的注重家教,要不怎么会出了这么些败家的公子哥儿?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让我直觉想起了《仙剑》,“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倒委实是女子家的手笔了。我想莺儿的话不是无的放矢吧,恰如其巧的说话,倒真是可心的人儿……宝黛两人先后前来探访宝钗,恰好黛玉的话就出口了:“我来得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今儿他来,明儿我再来,这样间着,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明明是歪理,可是林妹妹说出来却又是不住的可爱……
身在贾府,紫鹃委实是一个可心的人儿,每每都想到了黛玉,真心实意的对其好,黛玉借题发挥,说是让人尴尬,却也是给宝钗等人提了个醒,宝钗何尝不是看在眼里,只是却还是横刀夺爱,真让人不得不感慨这世间无奈。
那天在贴吧里看了关于新旧两版红楼梦,不禁感慨,这新版颠覆得够可以……从黛玉的身姿fēng_liú之中就可见一斑……话说的是宝钗解下金锁给宝玉看,当真是有礼教大防在那处,不得不佩服王扶林导演的谨慎认真,真是用心拍戏,仅此一部红楼就足以……
无论是饭桌上宝玉黛玉的尴尬,还是宝玉上学的辞别,无不体现了两人的情义之处,心灵相通……其实当年看小说,只感觉黛玉如此人物竟喜欢了宝玉,真真是可惜了。就如同在《神雕侠侣》中,武敦儒、武修文两人常年居住在桃花岛上,身边只有黄蓉、郭芙两位异性,而黄蓉又是有夫之妇,自己的师母,礼教大防……而就此倾心郭芙,却不知道那却不是自己的情感所归,直到遇上了完颜萍、耶律燕……若是黛玉能够出得府去,遇上了其他的男子,又是不是会真的遇到自己的天命所归呢?也难怪“晋江文学”也罢,“红袖添香”也好,都那么多写关于红楼的小说,多半还是关于黛玉的奇异身世,再世为人认清了自己的情感归处……
看来电视之中不会有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事了,也不知道金陵十二钗的曲子词倒不知该如何谈起了……不过,一如宝玉所说的:女子是水做的骨肉,只是嫁了人的女子就如同瞎了眼的鱼一般,可是他却又偏偏对王熙凤、秦可卿另眼相待……所为食色性也,如不是王熙凤和秦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