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建厂(1/2)
第二天,陈红兵又专门和郑洪涛、陈庆东讨论了购买那台二手孵化机的事情,郑洪涛自然也没有什么异议,黄德育便立刻给那家养殖场回了电,确定下来了这件事。
养殖场此前已经跟占地村民草签了补偿协议,现在公司顺利的成立了,便拿公司的公章跟那些村民又重新签署了正式的协议,这一次,没有人再出来捣乱,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
成立了公司,有了土地,在魏海龙表态同意这件事之后,办理养殖场的一系列手续也很容易解决,现在也确定下来了核心设备,万事具备,就只欠建厂了。
为了达到陈庆东他们要求的规模,按照黄德育的设计,首先建造的育雏房和孵化房的面积就不能太小,而且建筑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其实黄德育最初设想的是用硅镁无机玻璃建造养殖场,因为这种材料建造的养殖场保温隔热性能非常好,而且抗菌防害,也经久耐用,一些发达地区的养殖场已经大量的使用这种建筑材料了。
只不过,这种建筑材料的缺点是比较昂贵,而且在整个龙湾地区都没有生产硅镁无机玻璃的工厂,如果想要使用,只能从外地采购,那么运输成本也是非常昂贵的。
经过他们的讨论之后,本着节约成本的目的,最终他们选择了建造传统的钢筋水泥的育雏房和孵化房。
不过,就算是建造钢筋水泥房,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因为除了砖石、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以外,工人的工资也是一个大项开支。另外,养殖场除了孵化机这个核心设备之外,还需要其他一些比如加热、保温设备,通风换气设备,加水喂料设备,大量的鸡笼等等,虽然都是一些小项,但是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一大笔开支了。
另外,养殖场建造好以后,还要购买种蛋,饲料等,还要给雇佣的各种人员发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各样小项的花销……真是到处都需要用钱!
养殖场四十多万的启动资金,这样算一算,实在是紧巴巴,所以能压缩成本的时候必须要压缩成本。
不过,困难是一定的,也是本来就已经预料到了的,所以再困难,还得一步一步的走。
陈庆东虽然是这个养殖场的发起人,但是他本人对具体的养殖场建造事宜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他真正并且唯一关注的东西,一直都是官场,对他自己而言,他只是把这个养殖场当成一个跳板,一个政治砝码,以及通过这个养殖场实现自身的财务自由。
因此,他其实不愿意具体操心养殖场建设的细节小事,以后更不会参与养殖场的管理,他所需要做的工作只是通过自己的协调,让这个养殖场顺利的发展起来。
现在办养殖场的前期事宜都已经差不多完成,但是他也知道,在养殖场真正发展壮大之前,他是没法从养殖场中抽身出来的,这个养殖场的成功与失败已经跟他本人捆绑在一起,养殖场成功,他则成功,有钱有政绩,养殖场失败,那他也会变得一钱不值。
想着这些事情,陈庆东在心里轻叹一声,现在自己还是没法以超然的态度来面对这个养殖场,只能继续潜心到养殖场的具体事情上来。
建造钢筋水泥房,首先就要解决砖的问题,为此,陈庆东和陈红兵一起用了两天的时间,跑了周围县镇的五家砖厂,砖厂的价格也比较统一,普通烧结砖差不多都是一毛左右一块,上下起伏不超过一分钱。
经过比较砖的质量和运输成本之后,陈庆东他们选择了双山镇南邻胡庙镇的一家私营砖厂。
这家鸿运砖厂的老板就是胡庙镇本地人,叫做胡鸿运,跟谢文海还是老相识,因此谢文海出面跟胡鸿运谈了一次,又请他好好的喝了一顿酒之后,胡鸿运痛快的以每块砖八分钱的价格卖给了养殖场。
不过,砖厂只负责卖砖,装车运输等问题,砖厂是不负责的,这也是砖厂如今通用的做法。
由于建养殖场要大量用砖,虽然每块砖只比市场均价便宜了两分钱,但是整个养殖场建起来,单是这一项也要节省几千甚至上万块钱的开支,如果算上后期的扩建工程,省下的钱则会更多。
陈庆东他们都很高兴,谢文海也很兴奋和骄傲,一扫前段时间刘兆林事件的阴霾,这次终于漂亮的做出了一个贡献,不愧拿每月两千块钱的工资了。
找搬运工人、运输车辆,以及以后建造养殖场需要找的建筑班等事也都交给了谢文海全权处理。其实这是一个好差事,因为现在差不多每个村都有大量闲着没事干,想要打个短工赚点钱的年轻人,只要谢文海说要招人,肯定会有很多人想干这个活。
至于建筑班则更是不缺,现在光是双山镇就有大大小小不少于十个建筑班,但是双山镇的建筑活实在有限,而且大都是给村民盖个房子这样的小活,几天就能盖好,很难弄到一个大活,所以这些建筑班经常都是干一个活就得歇好几天。
有好几个建筑班在本地实在找不到活的时候,还会去外地找活,但是每个地方都是地域保护,想要在外面找活也实在不容易,受气的事是常见,有时候还会干了活拿不到钱,想闹,却也是在人家的地盘,弄到最后,肯定要吃些哑巴亏。
而建养殖场是一个较大的工程,就算是前期工程,也比得上盖十个房子的建筑量,后期工程就更多,这些本地的建筑班到时候肯定会挤破了头去求谢文海给他点活干,跟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