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门之后(1/3)
在陈庆东上党校的这一个月时间中,绿野养鸡场在陈红兵和郑洪涛的带领下,也发展的出乎他意料的好。
不过,这个源头还是来自于陈庆东在青干班刚开学的时候,偶尔一次看到的新闻。
淮海晚报报道了一个事件,甘肃某地区一辆去四川拉鸡苗的卡车在回程途中发生侧翻,卡车司机受了重伤,鸡苗也散落一地!
但是,那些围观的群众却没有几个人去想办法救卡车司机,反而哄抢那些散落的鸡苗!
这件事经过报社报导出来以后,引来了一片对那些哄抢鸡苗的群众的骂声,并且迅速成为了一个热点事件,引来了很多人的批评质疑,这些人几乎一边倒的都在讨论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世风日下,以及精神文明无法跟上物质文明发展的困惑。
党校的老师还因为这件事专门调出了一堂课来讨论,并且让他们写一篇关于这件事的感想。
不过,陈庆东却从这个新闻中,找到了另外一个视角!
甘肃的那些养殖户竟然千里迢迢的去四川拉鸡苗,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可以来自己这儿拉鸡苗?
只要自己养殖场的鸡苗质量足够好,再适当的降低价格,提高竞争力,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来这儿呢?
这个想法让陈庆东激动不已!
如今正是养殖场为了寻找市场而十分苦恼的时候,许薇和赵长斌上次来了一趟双山,但是他们看好的只是柳蒿,对他们的养殖场显然没有多少兴趣。
所以,他们还是只能通过其他的途径寻找市场。
事不宜迟,他立刻跟陈红兵和郑洪涛说了去西北地区打开销售市场的想法。陈红兵和郑洪涛也非常认同陈庆东的观点。于是,陈红兵留在养殖场主持工作,郑洪涛则带着销售人员奔赴了西北地区!
结果,郑洪涛他们这一去,还真的打开了市场!有不少商家跟郑洪涛等人交流之后,同意到双山镇来考察,其中还有一些已经初步达成了采购协议。
这些来双山镇考察他们鸡苗的大都是陕西、甘肃、青海等西北省份的养殖户,现场考察之后,对双山镇本地的土鸡赞不绝口。只不过,这些西北地区过来的大都是一些小规模的养殖户,手里的资金有限,没有多少大订单。
不过,这些西北地区过来的客户性格大都非常朴实,几乎都是带着银行存折过来的,签订了合同之后,不用陈红兵他们提醒,这些西北地区的老板也大都直接取了钱过来,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绝不赊欠!
郑洪涛随着跟这些西北地区的客户接触越来越深之后,发现如今在他们那边这两年养殖产业发展很快,每个县城都有很多搞养殖的,对鸡苗的需求量很大,以前他么经常都是去四川、重庆乃至湖南等地拉鸡,现在像他们这些人也开始往跑河南、山东、淮海等省份跑一跑了。
这些客户还夸奖他们绿野养殖场的鸡苗非常好,而且这里的人也很热情,回去以后,他们一定会给他们那些同行多多推荐,让他们也来这里考察。
郑洪涛他们对这些客户的态度非常高兴,同时他们也趁热打铁,为了让这些客户更加认可他们,同时也更心甘情愿的回去为他们打广告,经过他们几个商讨之后,决定给这些客户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大优惠。
凡是来他们这儿考察的客户,不管签没签订单,他们都对这些客户十分热情,好吃好喝,还会赠送土特产。同时,他们也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策略,给这些客户的价格绝对都是让他们满意的实惠价,对那些老客户,在实惠价的基础上,还能给他们更进一步的优惠。
另外,凡是介绍新客户过来,并且成功签单以后,养殖场还会给这些老客户不菲的提成,这些老客户可以选择拿现金,也可以不拿现金,但是他们下次采购鸡苗的时候,可以拿到更优惠的折扣价格,而且这个折扣还可以累积,介绍的客户越多,签单的数量越大,那么这个折扣就越低,最低可以达到原价的八五折!
这一招堪称是杀手锏,那些老客户为了这些提成,回去以后纷纷给他们打广告,几乎都成为了绿野养殖场的编外推销员!
此后,这个销售策略经过他们的完善之后,也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有一个甘肃的张姓老客户在一个月内连续介绍了七个新客户来到绿野养殖场考察,并且这七个新客户全都跟绿野养殖场签了单。而为了奖励这位张姓老客户,绿野养殖场便给了他八五折的价格,同时设定了每个月的上限是两万只鸡苗!
按照八五折的价格,养殖场在这个张姓老客户身上赚到的利润已经是十分微小。
不过,这位张姓老客户带来的七位新客户却给养殖场带来了很大的利润。同时,这七位新客户看到张姓老客户因为给绿野养殖场拉来了新客户而能够以把八五折的超低价购买鸡苗,这几位客户十分眼红,回去以后也效仿这位张姓老客户,给绿野养殖场拉客户!
如此循环以往,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也多亏了这些客户回去以后不遗余力的为他们打广告,在陕西、甘肃、宁夏很多地方的人养殖户都知道了这个位于淮海省柳林县双山镇这个犄角旮旯里的绿野养殖场!
自从打开了销售市场之后,绿野养殖场的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按照订单数量和预期增加额计算,绿野养殖场每个月孵化出来的鸡苗已经供不应求!在陈红兵的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