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惊雷,风起云涌(2/3)
清新政有关。当年沈荩被杖毙,章太炎进了监狱,然后清政fu对于报人就没什么好办法了。随着清政fu对报业的管制越来越松,报纸越办越多,一直把报纸办到了天子脚下。
北京城里。很有名、很激进的《国风日报》就是复兴会办的,而各种小报就更不胜枚举了。那个时候办报纸的人,都是从写稿,采新闻,编辑,印刷。发行一把抓。穷,雇不起人,所有的事都包办了。实在采不到新闻,就自己编“独家电讯”,再不就连夜通宵赶一篇稿子填上。
广州、长沙、武昌光复,《国风日报》马上把这消息排出来,用号外推出,逼得大清国北京的警察,不得不出来干涉。不准报纸刊登跟革命有关的消息。
《国风日报》也有高招,便开了头版一整版的天窗,只印了一行字:“本报得到广州、长沙、武昌等方面消息甚多,因警察干涉,一律削去,阅者恕之。”这一下,京城更乱,人心惶惶。都以为肯定革命党人大胜,清军完了。否则怎么可能空了一整版。警察没办法,只好央求报馆,该登什么登什么吧,只要不是明显的谣言就行。
如今,广州光复的刚刚刊登,武昌光复又轰然炸响。北京城的老百姓终于明白过来,这世道怕是要变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大清国早晚要完蛋,可没想到剧变会来得如此之快。于是,抢购粮食成了老百姓最紧迫的事情,米铺、面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龙。人声鼎沸,乱成一片。
紫禁城还巍然屹立,强撑着这个腐朽王朝的体面。但在老百姓眼里,却正在丧失帝都中心的威严。
广州被占领,清政fu虽然很惊慌,但还是认为只是一时被革命党钻了空子,然而,长沙、武昌光复,再次给了清廷重重一击,也迫使他们不得不改变原来计划,重新考虑应对方案。
然而,火头已经燃起,人心已经骚动,岂是一个末路朝廷可以扑灭的。
………………
“革命伊始,百废待兴,所有复兴会会员当以誓言与理想为鞭策,为国家、民族之复兴而竭尽所能,世界各地之炎黄子孙亦当以热忱之心,为祖国之新生与崛起尽一分贡献……”
随着广州等地光复的消息,是南方临时革命政fu临时主席、革命领袖宋复华所发布的类似于总******的公告,以及向各国领使馆所发出的照会:
一、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赔款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数摊还。
三、居留军政fu占领地域内之各国人民财产均一律保护。
四、所有各国之既得权利,亦一律保护。
五、清政fu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之权利,所借之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次照会后者,军政fu概不承认。
六、各国如有助清政fu以妨害军政fu者,概以敌人视之。
七、各国如有接济清政fu以可为战事用之物品者,搜获一概没收。
是的,如果按照后世的历史书所说,这场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显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份照会却使各国领使改变了看法。所谓的革命,并不是兵匪之乱,也不是排外暴乱。既然各国利益已经得到军政fu的保证之承诺,各国纵然没有明确表态,视革命军政fu为交战一方,但也暂时采取了观望和中立态度。
震撼性的消息接连不断,由陈文强秘密邀请的美国人荷马里、德国人埃劳出任中华革命军军事顾问,并发表联合声明,大意为:“我来中国参加中国革命是我个人的行动,与美(德)国政fu毫无关系。我参加中国革命的行为是以个人资格参加,是以实行人道主义为宗旨。今日中国数万万人民正受虐于****暴政之下,我岂有坐视不救,袖手旁观之理?我应中国的革命人民之邀,前来中国是在解脱他们于暴政之下而免沉沦。我是一个世界正义的拥护者,希望更多的同情并支持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为了世界公理向中国革命伸出援手……”
轰动,绝对是轰动的效果,这个消息对外人来说,绝对象晴天惊雷。震惊之余,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这次革命的性质和影响。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武装暴动了,而是一次组织严密,策划周祥的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运动。而且还有洋人志愿者,说不定他们背后便有政fu的影子……如此错综复杂,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各种猜测和评论一时间布满了报刊。
没有都督,没有督军,各省军政fu权力最大的应该是民政总长,而军队则另组参谋总部,将民政事务全部移交,专心于军事。
这是复兴会早已讨论通过的方案,而且陈文强也认为分权是利在长远,什么“军政统一”贻害无穷。“军政统一”听任军人予取予夺,只能增加经济和财政混乱,饮鸩止渴,制造更多的土匪;而在政治上,这样的“军民统一”,妨碍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也不利于联合团结立宪派。
革命大势风起云涌,激荡着人心,其中就有北方一个退休老干部,也要蠢蠢欲动了。
………………
“革命军旗定为铁血旗,由红底、黑五角星和五颗黄圆星组成。红底、黑五角星寓意铁血精神,意为革命必须以热血推翻****、振兴中华;五颗圆星意为五族共和,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