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工业民科内》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工业民科内 () >> 第二百一十九章 扶苗助长式发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74183/

第二百一十九章 扶苗助长式发展(1/2)

在座的众位公司领导把目光都投向了林强生还有林向荣,其中的兴奋难以言表。

林向荣也摸不着头脑被众人看得有些发毛,于是他向林强生问道:“强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这家外资企业真的要投资这么多钱就是为了在国内开出租车公司?”

林强生点了点头向大家解惑释疑的说道:“不错!我们公司的确有这个计划,我们不只要在京城开出租车公司还要在沪上在羊城,我们的想法是逐步的在全国建立出租车公司。所以,在座的领导,你们汽车公司生产的捷达轿车我们还会继续采购,不光是这9万辆!等到出租车公司做大了,那就是10万辆20万辆!”

听到林强生说出的惊人话语让会议室的众人更为惊讶,有人怀疑的问道:“那以后的采购都是用的外汇?还有,你能做外资企业的主吗?”

林强生耸了耸肩膀说道:“现在我无法证明,能不能做到以后您就知道了,等我们和中央的同志协商好并签署协议,您到那时候再看!”

问话的副总见林强生这么回答也没什么好问的了,这位齐近平同志都从京城赶到了这里,明显上层抱着很大的诚意来的。

齐近平和李刚说了几句话,李刚转头对众人说道:“林向荣同志和林强生同志你们留一下,其他人出去吧!”

众人听到总经理的吩咐后纷纷起身走出了会议室,虽然大家还有疑问但此时显然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

“这林强生也不知道在外企是什么职务,竟然能代表外国人在这里和中央对话!”有人疑惑惊讶的道。

“是啊,早就知道外资那边工资待遇好,没想到这个林强生也能在外资公司做半个主,他都到这个层次了那得什么级别!”另一位感慨的说道。

目前滨城汽车公司、黑科公司和新组建还在进行设备安装人员培训的哈飞汽车公司。这三家公司在滨城可谓是众人皆知的香饽饽,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领导干部的子女都想要进入这三家公司工作。

但是滨汽和哈汽最起码还算是国企,和市里多多少少有些联系,想要进入这两家公司只要能找到关系还是能够进来工作的。但是黑科公司作为外资企业他们那里的制度可是严多了,很少卖人情更不会在意小小领导的面子。当然,这年头的外资企业谁也不敢招惹。一丁点小事都有可能上升到外交事务惹来外事单位的关注,大家躲着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惹麻烦!

“林强生同志,今天我们双方就先聊一聊透个底,我也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齐近平向林强生说道。

林强生点头道:“好的您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

齐近平疑惑的问道:“你真的对国内出租车市场这块有这么大的信心?投入巨资要在国内建立庞大的出租车公司,在目前这可是个很难盈利的行业!”

林强生认真的点头说道:“我相信国内出租车行业有大的发展前途!随着国内居民的收入提高,尤其像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还有沿海的一些城市的人们,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和思想开放造就了不少的千元户甚至万元户!他们出行必然会想选择一种更发达的交通工具,这样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显示身份地位。这时候的出租车行业就有了发展的条件!而我国的出租车行业起步迟发展慢,像很多城市甚至都没有出租车。我觉得现在进入出租车行业正是时机,我相信只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很快就能实现盈利的!”

进入出租车这个产业何止能做到这些,如果早早的控制了出租车产业,那林强生就相当于间接控制住了国内的汽车产业啊!

在国内尚没有放开个人购车的限制,汽车企业想要大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购车都是需要各地方政府审批的,来买车的绝不会是个人而是一个个单位,他们拿着条子过来汽车公司提车。汽车公司在这个交易中往往看不到现钱。地方政府可能会晚些时候打钱给汽车公司,这还算是痛快的。如果遇到不痛快的地方政府迟迟不给汽车公司结账。这样的地方多了,汽车公司就要成立庞大的讨债队伍去到全国各地讨债,也许地方政府会拿着各种各样的物资应付汽车公司,这就又给汽车企业增加了巨大的负担!

在计划经济往往一家工厂会越做越大,这个工厂里边什么都有,学校医院商店幼儿园。基本上什么物资都能消化,一家工厂几万的职工家属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但像滨汽这样刚刚成立的新公司,领导们的潜意识里还是向往着建设一家现代化型企业,自然就不能像计划经济型企业那么发展,如果把厂子越搞越大最后搞的像国内的老国企一样。那不但上面会怪罪他们,他们自己也会觉得很失败!

假如控制了国内的出租车产业,如果全国的出租车数量按100万辆计算,汽车企业有100万辆的产销量,满足了这么大的汽车制造总量,这样国内的汽车产业就彻底的发展起来了!

汽车企业不但能得到发展资金,还能最大的振奋国家发展汽车产业的信心,给国内的汽车产业注入强心剂,让中央的领导们更坚定的发展轿车!不要像历史上那样在80年代初喊了一阵子以轿车产业为发展重点,到了82年83年就大规模的开始进口轿车。国家领导人最初喊了几年的口号,结果几年之后看到的是国内的轿车产业犹如乌龟爬似的发展速度,上层立刻对发展轿车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九章 扶苗助长式发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