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4) 落叶归根(1/2)
“后来,苏陈武三个校尉,因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都立下赫赫有名战功,战争结束以后,按功行赏,周将军的功劳自然最大,而手下的人马,也都各有封赏,苏陈武三校尉,得到了很多赏赐,那把孟公刀,周将军便赏给了武校尉。”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卖刀客却又住了口,不再往下说了,只顾喝茶。胡栓笑道:“老兄,你还没说,这刀流传到现在,又怎么落到老道士手里了呢?这老道士,又是什么人物?”
“这个嘛,宝刀自然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好东西谁还舍得随意丢掉了?世道过了好几百年,沧海桑田,人世变迁,至于刀的主人为什么当了道士,这个嘛……我也只是听人说,人云亦云,如此而已,嘿嘿。”
他既不愿意说,胡栓等人也不便再往下追问,又聊了几句,卖刀客便既告辞,推起手推长,上路离去。
胡栓等人休息了一阵,对这个卖刀客说的“孟公刀”的事,谈论一阵,觉得倒不象是托伪,阿宁猜测说:“我看,那把孟公刀,肯定还有很多不平常的来历,只是这个卖刀的老客,不想吐露太多,只想得到刀的下落,他见从咱们这里得不到线索,便不肯往下再细说了。”
胡栓说:“不管怎么样,这刀以前属于苗家,现在归于苗家,也算是物归原主,落叶归根。咱们也走吧,长沙城里,这些日子,不知道有什么新的变化没有。”
胡栓等人到了长沙的时候,在三人峡的山洞里,莫大雨一见阿虎,立刻激动得满脸通红,一把抓住他的手,“阿虎,你怎么来了,我找不到你,让坏人给骗了,幸亏让段叔叔他们救了出来,你来了,这真是太好了。”
“我都知道了,所以来找你啊,听说你在这儿,真让人高兴。”
两个小伙伴亲亲热热地说话,互道别后的情况,徐小亮也过来认识新朋友,三个孩子连说带笑,热热闹闹。小亮对阿虎说:“你也留下来吧,咱们一起去上学堂。”
江鱼娘、段老三、石锁、大凤等人都在洞里,大家这才知道,原来莫大雨就是阿虎以前说过的“圣母”的孙子。石锁先是一拍大腿,“咳,”接着又一拍大脑门,“这事儿原来这么巧,对对对,对对对。”
大家正不明白他说的“对对对”是什么意思,只见石锁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旁边的内室里,把大龙那本《班策木甲》和易山抄的那本《归藏》都拿了出来,摆在桌子上,问莫大雨,“大雨,快,你看看,这些奇怪的字,你认识吗?”
“认识啊。”大雨把这两本薄薄的书拿起来,一本是古书,泛着黄色,另一本则是新书,两本书上的字,曲里拐弯,形状相仿,大雨看了两眼,“班策木甲是汉字,里边的字嘛,嗯,是女书。这一本,也是女书,书名要是翻成汉字,叫做《国宝》,这是什么意思?里边是讲宝贝的故事吗?”
胡栓对这两本书,进行过仔细研究,一直没有弄清原委,这两本书,便成为众人心中的一个谜团。此时见大雨果然认识上面的怪字,而且辨出是女书,心里的兴奋,难以言表,他坐到桌旁,说道:“阿宁,找纸笔来。”
大家都知道,马上就要揭开这两本怪书的秘密了,都惊喜异常,纷纷围拢过来,大厅里的木桌旁站了坐了一圈人,阿宁找来纸笔,给胡栓放在桌上。
胡栓对大雨说:“来,咱们俩合作,你告诉,书上写的内容,都是什么。”
“嗯,”大雨点点头,认认真真地在桌旁坐下来,端详着两本书说:“本来奶奶不想让我学女书,说这是女娃儿家的东西,我是男孩子,不用学这个,可是我好奇,就跟着姑姑学了一些,要是姑姑在这里,她肯定能都认识。”
胡栓先拿过那本被误认为是《归藏》的《国宝》来,“大雨,咱们先翻译这个。”
大雨翻开书页,书中的字因为重新抄了一遍,并非原稿,可能抄写的人自己也不认识女书,因此只能照猫画虎,把每个字的形状大体描下来,再加上马虎疏漏,因此有些地方难免似是而非。大雨辨认了一阵,慢慢念道:“自从蒙古族……什么侵我,致……什么什么南下,到南疆……什么山里。”他抬起头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胡叔叔,有些字我不认识。”
“没关系,”胡栓兴奋地说:“你能大致把内容串成这程度,就已经很好了。”他抬头向江鱼娘等人说:“看来,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是在元朝,或是元朝以后,它所记载的,是因为蒙人南下,有些中原人士南迁,以此以后发生的故事,它肯定不是《归藏》,已经无疑。”
“嗯,你们继续。”
大雨慢慢地念着书上的字,越到后来,不认识的字越多,胡栓和他慢慢讨论比对,勉强将书上所记载的内容,连成了一个大致的梗概。
书上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了元朝初年的时候,一批中原的富商大贾,举家南迁到湖广一带,在一座高大的山里定居下来,并和当地的苗人混居,这些中原汉人知识渊博,在教授当地土人文化学识的同时,也学习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在书里,记录的主要是汉人和苗人在山里交流、狩猎、祭祀等等事情。
“那么,这本书,是苗族先人所写的了?”江鱼娘问。
“应该是,”胡栓点点头,“根和角度,作者是岭南当地的苗人,我估计,不是当地的祭司,便是部落里的头面人物,因为按照当时的状况,只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