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擎国》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擎国 () >> 第一百九十二节、义务兵役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72514/

第一百九十二节、义务兵役制(2/3)

下来这支出访舰队遇到了李修远舰队同样的问题,台风来了!

其实这是同一股风,如果有气象雷达进行追踪的话,就能在地图上画一条从吕宋东部海域形成,经台湾海峡北上直至日本九州的路线,只是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姜田也不可能知道这个台风从哪来要到哪里去,他现在只能顶着八级大风在惊涛骇浪中转道去朝鲜避风,这才只是外围的风浪,如果真的和台风正面撞上,就算是靖海号也只有接替沉没这一个结局。

“后悔了吗?”船舱里传出阵阵的嘎嘎声,就好像坚固的军舰随时会散架一样。看这脸色发白的张环,姜田还是不忘了打击一下他的热情:“如果太难受,就在朝鲜下船回家吧。”

这两天张环把能吐的东西都吐出去了,剧烈的颠簸让他从小娇生惯养却体质不错的太子感受到了什么叫晕船,其实姜田也好不到哪去,但他是这次出访的使节,就算把胆汁都吐出来也不能打道回府。

“学生……学……不后悔!”张环虽然努力的想说点豪言壮语,可是强烈的眩晕让他只能咬着牙说这么一句话。

姜田也不理会张环是不是逞强,因为他自己现在也只能躺在床上,强忍着呕吐的感觉。

与他们正相反,刘宝铠站在甲板上看着风平浪静的海面有一种想大声呼喊的冲动,他终于得偿所愿的坐上了定海号,可能是真主听到了他虔诚的祈祷,陈家的船在港口里被大风卷来的一棵大树穿了个窟窿,然后就这样坐沉在自己的锚位,于是sè_láng同学眼珠一转,撺掇着陈灏一起拿着尚方宝剑上了定海号。李修远虽然也怀疑这小子是离家出走,可一来没有大陆的消息,二来行程又比较紧迫,所以也就没深究他的动机,就算将来国公对此不满,自己也可以用尚方宝剑的理由搪塞过去。

抛开海上或惊心动魄或意气风发的航程不提,北京紫禁城里才是真的狂风呼啸巨浪滔天,皇后娘娘的怒火烧的整个后宫人人自危,就连张韬都以国事繁忙为由住在了御书房,可想而知其他人面对皇后的时候是多么的胆战心惊,张韬也不是故意躲着皇后,但是满朝文武一致认为他怕老婆,况且不少看好张环这个继承人的文官武将,也对皇帝让太子以身犯险去那蛮夷之地颇有微词。

“诸位爱卿,朕这个裁汰老弱士卒充实九边的计划可还有异议?”

现在的御书房中有文有武,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军人屯垦戍边本是理所应当,可自打朱洪武搞卫所制之后,这军垦的味道就变了,不仅将领拥兵自重,卫所军的战斗力更是不如匪寇,本身就是卫所出身张韬怎么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弊端。

一看众人都不说话,张韬也明白他们的顾虑,便接着说道:“这当然不是前朝的卫所制,就算充实九边这兵还是兵、民还是民,最多是在村子里训练一些青壮当民兵。”

经他这么一说,这些人才算是明白了一点,可是顾虑依旧不少,之间国防部长梁范率先说到:“陛下有意裁汰老弱,只需分其土地便可,只是臣不知这民兵之义与那前朝的卫所制有何不同?”

“民兵,顾名思义乃人民之兵,不只是在边境上的村子,全国上下无论城镇乡村都要搞起来。前朝之时正式因为村镇无力自保,这才让匪徒与那鞑子能肆意劫掠,且前朝文恬武嬉民不尚武,这才屡屡受人欺凌,若能全民习武无论是贼是寇皆不能动我百姓分毫!”

众人又一次面面相觑,张韬的想法虽好,但是民间人人习武这刁民抗法、不尊朝廷号令该如何?这是他们又开始想念起出差在外的姜田了,这位姜大人虽然也是改革派,但至少行事还没那么极端,其实也不怪他们不理解张韬的用意,姜田如果真的在这里也不会出言反对,民兵是武装部队的有效补充,又是基层组织可以调动的力量,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该股力量不能被地方势力攥在手里,兵权只能掌握在中央手中。

也有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张韬的真意并不在此,裁军是为了剪除旧军队的派系势力,也是为了给新军腾出编制,而民兵制度化则是为即将进行的北伐打好基础,于是这些聪明人也开始想念姜田了,似乎到目前为止,也就这位姜大人能打消皇帝北伐的念头,顺着这个角度去想,姜田出访最高兴的可能就是张韬了。

张皇帝的想法其实就是复制后世的制度,只是在几百年后,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老百姓的从军热情又很高,部队没缺过兵员,预想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也没发生,所以民兵及预备役制度一直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这个总员额超千万的准军事力量。而张韬是参加过南疆战争的,亲身经历过民兵部队维护后勤物资通道、转移伤员、地方治安控制等辅助任务,很清楚这个制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与皇帝的愿望正相反,中华自宋朝以后主流的思想便是好男不当兵,这是宋朝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稳定,故意重文轻武而放出的愚民思想,也是当兵待遇太差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进入明代,军户制度到后期简直成了奴隶加炮灰的代名词,寻常百姓都不愿意将自家女儿嫁与普通军户。明末乱世官兵更是如同匪徒,如何能让国人对军人有个好印象?后来张韬大权在握整顿军纪这才有所改善。北伐时期即便是相对富庶的江南也是人命贱如草芥,当兵吃

状态提示: 第一百九十二节、义务兵役制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