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四章书生意气憾无策 偶闻仙名为孤注(1/2)
便在密室之内,听了高俅与闻焕章言语,三娘沉吟片刻后道:“既然此刻只有我山东路一支军马在侧,那朝中新掌权的何栗、孙傅两个必定会有所求,可教领军的栾廷玉、李应、董平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旨意,入京镇守。只要我们有兵马在京城内,加上你们上下侵润,东京城内外兵力早晚都是在我股掌之内。”
闻焕章颔首道:“此策大妙,朝廷在东京之内禁军不过五、六万人马,东京城周五十余里,每里守兵不过千余人,这些军马还要守卫皇城,如此一来每里不过数百守军。何栗、孙傅两人手里无兵,何谈主战?若是能有一支三万军马入城,何栗、孙傅两人定然欢喜。而我军入城后,掌握京城兵权,如何攻守也是我们说了算。”
三娘点点头又道:“还有水军救护百姓情形如何?”高俅道:“金军南下,黄河两岸难民不下两三百万,山东路水军已经派了水军战船前来,昼夜不停的运送难民回山东路去,金人见我水军在,也不敢过分逼迫。”
三娘道:“水军加紧运送难民,定要教逃难百姓都能避过刀兵之苦。若是金军来骚扰,可教李俊派人与金军商谈,若他们不放弃对逃难百姓的追杀抢掠,那水军将封锁黄河各处渡口,教金军不得南下。”闻焕章、高俅等人都应了,商议定后,便教人放信鸽传令与栾廷玉等人。
再说宋廷之内,钦宗皇帝在兵临城下之时,依旧犹豫不决,究竟是和是战,还没有明确思想。他那里虽然罢黜了耿南仲、唐恪,将主战大臣何栗拔擢为相,任命孙傅为同知枢密院事主管军事大权。但却还是派出了康王赵构为使,前去河北找金军商谈和议之事,由此看得出来,钦宗还是战和不定。至于此前说起过的迁都或是放宗室南下,钦宗可不愿意这样做。倒不是钦宗有多大的胆子,只是他还觉得可以等到康王赵构的议和消息传来,再做定议。
然而两个主战派大臣掌权后,这个何栗真的只是一个书生,对于军事作战之类专业知识一窍不通,孙傅也是如此。文人典兵本就是大宋的既定国策,平日里看不出什么弊端来,但是一到战争时期,弊病就无法克服了。
而这兵力上,宋廷在面对禁军只有五、六万的窘迫局面下,临时征集了许多士卒,这些人大多为市井无赖,这些人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能够拉弓射箭已属不易。现在让他们这些人去对抗武装到牙齿的金军铁骑,那种难度,无异于以卵击石。
开封城防之坚固可能不是后世人所能想见的,当年三娘第一次来到开封城之后,都惊叹于开封城城防的坚固和高大。开封陷落之后百年,开封城已经荒芜许久,城防得不到修缮,而尽管如此,金人利用开封城池抵御蒙古大军的时候,开封依旧成为坚固的堡垒,成为蒙古军队难啃的硬骨头。蒙古人使用的重型抛石机扔出的巨石,击中开封城墙以后,城墙纹丝不动。城墙表面的砖头或许破碎开来,但是城墙只是留下一个坑而已。城墙并不会被巨石击垮而坍塌。金朝末年的开封城防久疏修缮尚且如此坚固,更何况此刻正是北宋开封城最为坚固的时候?
1126年的开封作为大宋帝国的首都,其城池的坚固和城防的坚固更是不用赘言。开封是赵宋帝国规模最大的一批城市之一,规模宏大,闻焕章所言开封城周长五十余里并无夸大,开封府四周城墙周长实际准确数为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如此庞大的城市,就靠金军二十万军队,是很难在短期内攻克的。
加上开封当时乃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百万人口为北宋朝廷提供了充沛的兵力加之坚固的城防,这使得东京汴梁开封府成为在冷兵器时代几乎难以攻克的坚固堡垒。尽管宋廷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之后是那么昏聩腐朽。然而,仅仅凭借上述的有利条件,开封还是可以做长期固守的。只要固守数月,各路宋军必定会云集开封城下,到时候金人必败。
平心而论,如果何栗和孙傅就这么昏庸下去,士兵就这么无能下去,宋廷若能征召在开封城内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甚至更极端一点,全民皆兵,再凭借开封城高大坚固的城防,抵抗上金军一段时日进攻根本没有问题。只是,宋廷用人不当的问题再次暴露,朝廷的腐朽影响到了用人。对比金军统帅身经百战的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来说,何栗和孙傅简直就是还没读过书的黄毛小子。
何栗对于如何防御京城根本没有想法,他想不出任何好办法来解救开封现有的危机。他所能做的只有饮酒以示闲暇,表现出自己的从容风范,自诩晋朝谢玄那般从容不迫。孙傅虽然也动员了一些兵力,但如前文所说,所征集兵员皆是地痞流氓,对于守城根本没有作用,反而这些兵卒成了首先祸害开封城百姓的人。
孙傅征召的地痞流氓摇身一变成了官军之后,对开封城百姓的勒索欺压更加肆无忌惮,孙傅每天都在弹压这些为非作歹的士卒,这样一吓唬,孙傅就停了征兵,更不敢说什么全民皆兵了。百姓苦于流氓士卒的侵害,朝廷渴望更多的兵力,这个时候,山东路三万军马出现在了开封朝廷军民的视野之内。
靖康元年,八月二十七日,山东路军马三万过了定陶,抵达开封东面八十里的东昏县,山东路军马主帅济州府兵马统制官栾廷玉上书朝廷,请求入京勤王。在这种局面下,收到公文的何栗、孙傅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