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诤臣魏征(1/2)
李世民看到长孙皇后已然逝去,轻轻地将她的手放在唇边吻了一下,然后放进衾被之中。
在一片宫女的哭声中木然地走到窗口,凝视着外面在风中摇曵的花草,想到这位无论是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的女人,就这样在三十六岁的年龄就离自己而去,他的心是悲伤的,悲伤地近乎于绝望。
他感觉他的心一滴一滴地往外淌着血,将外面的花木都染成了红色。
想到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陪自己一起上九成宫避暑养病。就在下半夜,外面守护的柴绍等人突然闯进来说,太极宫方面一片火光,有可能是有人叛乱。
自已大为震惊,当即全副武装,到前殿询问事件的详情。长孙皇后立即带病跟随,自己极力劝阻,长孙皇后却说:
“陛下如此震惊,我岂能心安!”
或许是因为这次半夜出宫感染了风寒,再加上紧张和焦虑,长孙皇后的才病情突然加重,从此一病不起。
为什么哪么冷的天,还要让皇后跟随呢?
为什么这几年,自己贪恋女色,很少到皇后的中宫来陪她呢?
为什么皇后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自己也不知情呢?
李世民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愧意。
一口气郁结在心中,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脚下不稳,晃了几晃差点摔倒。
魏顺安赶紧上前扶住了他。
“朕后宫之人虽多,然能与朕同患难者,唯皇后一人耳!”李世民喃喃地说。
此时,皇后身边的几个近侍宫女各捧黄卷献于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一看,是三十卷名为《女则》的书。
其中一个宫女说:长孙皇后生前就编纂了这部有关妇女言行得失的书。但她只是将其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准则,并不是想以此博取声誉,所以一直叮嘱宫人不要告诉皇上。
想到皇后已经过世,近侍宫女才把这本书献给李世民。
李世民睹物思人,泫然泪下,悲恸不已,对魏顺安和太医说:
“皇后此书,足以垂范百世!朕并非不知皇后去世是天命所归,徒伤无益,只是以后再来这中宫不复听到皇后规谏之言了,失去皇后,恐怕是我今生之中最为悲伤的事情了。魏顺安,速速组织宫中之人,将这《女则》誊抄千份,宫中嫔妃宫女人手一册,以后诸般言行,皆遵此书”。
十一月,按照李世民的安排,长孙皇后葬于昭陵。
李世民万分悲伤,念后不已,就让于志宁在宫城的御苑中建了一座瞭望台,经常在此眺望,以慰思念之情。
这天,李世民带着魏征同登瞭望台,问魏征:
“爱卿,看到哪昭陵了吗?“
魏征眼一闭说:“臣眼花,看不见。”
李世民觉得非常奇怪,又指给他看了一次。
魏征此时睁开眼说:
“哦,臣以为陛下看的是高祖的献陵;如果是说昭陵,那臣早就看见了。”
李世民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老小子这劝谏的方法真是越来越高明了,还他娘的学会旁敲侧击了,这是在趁机进谏啊!
说白了,还不就是拐着弯在骂自己一门心思只想老婆,却把死去的老爹抛诸脑吗?
还不是在说朕长孙皇后的夫妻情深,与太上皇之间的父子情薄吗?
李世民十分尴尬,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实在没了办法,又使出原来哪招,拂袖而去。
一边走,还一边看自己的袖子,心想:
这老儿千万别再拉自己的袖子,这件龙袍可是已故长孙皇后亲手给朕做的,上面都打好几个补丁了,也舍不得扔了。
如果再像上次哪样给朕撕烂了,朕这回非杀了你这个田舍夫不可。
你这老儿,你这么执拗,你死去的老娘知道吗?
还好,魏征不知是真忘了,还是长记性了,竞然没有拉自己的袖子,算是给足了自己的面子了,李世民心中窃喜。
可转念一想:
这他娘的成什么事了,朕是君,他是臣啊!
朕咋就这么怕他呢?
古语说:“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
朕就是让他死,这老儿估计也不敢抗命。
想我李世民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一生中有一半时光都在战马上度过,手里的人命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
朕连死人都不怕,还怕这老儿干什么呢?
可一看到这老儿吹胡子瞪眼睛的,朕心里还是发毛。
难道朕单单就是想落个善纳谏的好名声吗?
李世民心里纵有千百个问号,结果还是没有想透。
算了,看你这么大年纪了,牙也掉光了,上次在朕太极宫内吃西瓜,哪汁液流得把身上的袍子都弄湿了,估计你也没几年的活头了,朕就忍下这口气,不与你老儿一般见识了。
太宗李世民怒气冲冲地对执事太监魏顺安说:“快去把哪于志宁传来,把那瞭望台现在就给朕拆了!”
不管昭陵还是献陵,朕干脆什么陵都不看总成了吧?
他这边怒了,听到李世民的话,哪边魏征笑了,心想:
哼!小样,我还治不了你,有种杀了老夫啊!当皇上了不起啊!不听诤言,滥杀忠臣,天下人的唾沫星子不淹死你才怪!
他胡子一撅,眼睛一瞪,一拧屁股自个回家去了。
一旁的魏顺安简直是看傻了:
天呐,这样也行啊!敢给皇上这样说话,皇上还得照他的意思办,这老头太他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