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洞探险(1/2)
又是一个休假日,公司放了十天的假期,安和决定到效外的一个山洞探险。这个山洞是最近才被一个上山挖草药的农民发现,他告诉了邻居,一传十,十传百,就在村子传开了,后来,周围好几个村的村民都知道了。
有几个大胆的村民去了哪儿,看着幽深的洞口,终究放弃了进去的打算,安和也是听至今在农村居住的奶奶说的。
一听说至今还没有人进去过,更是激发了年轻人征服欲,
毕竟是没有人进去过的山洞,虽然安和胆子比较大,但还是没有独自去探险的胆量。
于是联系了胖仔和大刘,胖仔虽然话多点,可身高体胖有劲啊,爬山累了,多余的东西让他背,这家伙壮的象骆驼,负重能力超强,一个人背两个人的背包也能健步如飞。大刘除了哪张嘴欠抽,人还是就蛮机灵的,人活络,会办事,又是一个活地图,大伙结伴出去旅游时,都喜欢把钱交给他。
只要钱足够用,一路上在哪吃饭,在哪休息,从这个地方到别一个地方哪条路程最短,你就不用问了,大刘会安排的十分周到,保管让你吃的、住的舒舒服服,痛痛快快。
但只要钱不够用了,他肯定早早就提醒你,钱剩下了,别指望这家伙再分还给你。小时候大刘就有这方面的天赋,把平时省下来的钱,全部换成硬币,投进一个猪形的存钱罐里,别看存钱罐肚子挺大的,可投币孔小得只能投下一块硬币,平时卖个冰棍、江米团和糖葫芦啥的,就以钱在存钱罐里,不方便取为由,老用哥哥的钱。哥哥的花光了,他的存钱罐满了,反正他就是一个好进难出的主。
三人商量好第一站先去山洞探险,然后去青岛海边渡假,反正放假十多天呢,有的是时间。本着多退少补的原则,三人照例每人先凑了二千元,交给大刘用来买探险必备的装备和一路上的生活用品。
第二天一大早,大刘就开着自己越野车到到了约定的地点集合,并且准备好的三个背包,一人一个,包里有牙膏、牙刷、香皂、毛巾、剃须刀。又专门买了太阳能充电器。
考虑到第一站是去郊外的山洞探险,还买来了头灯,攀登绳、粉笔,指南针,工兵铲,安和还特意带上了自己心爱的瑞士军刀。
来到效外的山下,三人将车停在山脚下一个农家餐馆里,餐馆主人刚开始极不情愿,大刘说我们很快就回来了,中午在你们这吃饭。餐馆老板才高兴起来,还免费给刷起了车。
三人背起自己的挎包,又在从餐馆老板哪里每人买两瓶矿泉水放在包里,在当地一个知道地址的农民的带领下,从很少有人爬过北坡一路攀援而上,到达半山腰,在一个突出的岩石的下面,才好不容易找到了哪个洞口。
领路的农民收了五十元的引路费就原路返回了。他虽然知道地方,但从没有敢进去过。
山洞洞口很小,洞顶很低,一米五六的样子,四周长满了各种带刺灌木,几乎遮住了洞口,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三人在洞口整理好背包,戴上头灯,小心扒开洞口的的灌木,安和猫着腰第一个钻进了进去,大刘和胖仔紧跟在后面,洞内阴凉潮湿,两侧布满绿色的苔藓,摸上去滑溜溜的,不时有冰凉的水珠从洞顶滳下,落在三人的头上和脸上。
安和用从洞口折下的灌木条不断地敲击着两侧的洞壁,以防未知有毒生物的进袭,比如毒蛇和毒蜘蛛。
摸索着前进了大约有三百多米,洞又转向了右边,大刘每走几十米就用粉笔在洞壁上划个记号,以防迷路,又走了一百多米,洞口变得更小,只留有一个不足一米的空,里面什么也看不见,安和用头灯照了一下,再往里,空间好象变大了,但也不清楚具体有多大。
安和提议爬过去看看,大刘看着黑幽幽的洞口有点害怕,吵着要回去。安和开玩笑地说:“不去也行,如果发现里面有什么宝藏的话,我和胖仔平分,没有你的份”大刘立马来了精神,也要进去。
洞口较低,站着走肯定过不去,安和将背包卸了下来,放在前面,俯下身子,用手推着,两分钟就爬了去,接着大刘也如法炮制,到胖仔就困难了,十米多距离爬了五六分钟,屁股哪儿还磨烂了一个洞,发誓今后一定要减肥。
安和用头灯环照了一下四周,里面豁然开朗,像一个大厅,有两千多个平方,洞顶有几十米高,各种石幔、石笋从洞顶垂了下来,有像倒挂的蝙蝠,有像摘桃的猴子,有像耕田的老牛,有像下山的猛虎,奇形异状,不一而足。
四个天然形成形状各异的石柱破洞而起,和洞顶相连,雄伟壮观,透出一股亘古的庄严。
洞的东侧,一股细流孱孱,不来自何方,流向何处,河水清澈见底,偶有不知名的小鱼随着河水缓缓游过,大刘用手捞起一条,鱼全身无鳞片,通体透明,眼极小,估计长期不见阳光,已失去了原有的视力。
西侧有一座小山,山顶与洞顶相连,山极瘦,玲珑多孔,一股溪流从一大孔中银帘般挂了下来,在洞底激荡起珍珠般四散的水珠和弦乐般的水声。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
三人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秘莫测。
看着这些石笋、石幔和石柱,安和感慨万千,几万年,甚至上亿年它们就这样静静地悬挂或贮立在这里,保持着亘古不变的形状,是人类的到来,才打消了这里原始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