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深闺佳作(1/2)
尉迟夫人奇道:
这你也能猜得出来,我可不太相信。
众人随声附和,连武媚都睁大眼睛不相信地看着他。
高阳公主、尉迟阿敏虽然和也是兴致勃勃地弯着蛾眉看着安和。
安和微睁醉眼,把厅内的人扫视一遍,然后目光落到武媚的身上。
武媚心中一动,难道这冤家真能猜到是我?
她故意不看安和,装作若无其事地端起杯子,轻轻地用茶盖抹去茶沫,抿了一口。
“我看这首诗是武姐姐作的吧!”
安和已有酒意,竟仍按原来的称号,喊他为武姐姐。
武媚闻听此言,心中一阵狂跳,嘴里的茶差点喷出玉口。将茶水咽下,脱口而出:
“你是如何得知是我作的?”
说完,既悔,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看着武媚吃惊的模样,安和醉笑道:
“此诗虽然写的是少女相思之苦,女子怨,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感情,但看这字,铜笔钢划,遒劲有力,笔意之中透着一股杀伐决断之气,怕只能出自马球场勇于挑战吐蕃勇士的奇女子之手吧!”
武媚是个面善心硬之人,此诗本是写她失意时的相思之苦,被安和当场说中心事,本不想承认是她所作,但安和这以字喻人,拍马屁于无形,使她芳心大悦,笑道:
“安弟所言甚是,此诗正是出自姐姐之手。”
说罢手挺了挺身,丰满的****高耸,目光锐利,直视安和,豪气尽显。
其实安和怎会有这么大的本领。一眼就猜出是武媚所作。
只是在后世,他的女朋友张静静在给他写的信里无数次引用过这首武媚的《如意娘》,他才敢当卖弄。
武媚哪里会知道,安和在后世就读过此诗,还以为安和是他的真正知音,心中又多了一份之情。
安哥哥怎么对这个女人这么了解呢
而一旁的尉迟阿敏脸上明显出殃一丝不悦。
“好好好~。武昭仪果然大才,不过我手中也有一首诗,不知是何人所作,还请安中郎将品鉴。”
王皇后看武媚一时风头无量,就又挑了一首诗,转移大家的话题。
安和走上前去,接过一看:
明月何时圆,今且问青天,不知天宫里。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去,身无羽罗衣,执酒且一醉,夜半冷无依。
随着安和的轻声诵出,周围的人也渐渐安静下来,整个大殿中将近两三百人,都在盯着场中的安和。
不过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一个少女在听到这首诗后。脸却忽然红了起来,特别是读诗之人还是安和。更让她羞涩中又隐隐带着几分期待。
“好诗,好意境,全诗直白易懂,但却意境深厚,只用了寥寥数语,就将一个孤苦无依的闺中女子勾勒出来。的确是一首难得的深闺佳作!”
安和庆幸的说道,幸好这首诗没什么艰涩难懂的字和词,他都能看的懂,而且这诗竟然和苏试的水调歌头有几分相似,所以安和倒是能说上两句。
“呵呵。安中郎将说的不错,本宫和几位夫子也都是如此评价,今天这诗会,当以此诗为第一。”
其实刚才武媚哪首诗写得和这首诗各有千秋,不相上下,但王皇后故意将这首诗推为第一,来打压武媚。
它参加诗会的人听到这首诗后,又拿自己所作与之相比,发现果然在意境上差了几分,一个个都点头附和。
“不错,此诗是何人所作?还请上前来让大家来认识一下你这位才女!”
高阳公也开口笑道。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高阳公主一连问了几遍,竟然没有人站出来。
“这可奇了,自己写的诗被王皇后和高阳公主称赞,竟然还没有人承认,难道这诗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高阳公主十分惊奇,同时还有点小气愤,毕竟她问这么多声,竟没人回答,让她有些尴尬。
诗会上发生了这样的奇事,周围的
人都在交声结耳,王皇后等评判也没想到会遇上这种事,所以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安和忽然眼珠一转,想到一个好办法,于是高声说道:
“此诗的意境虽好,但未免太过凄苦了一些,读之让人心酸,所以虽是佳句,但却只能算是二流之作,与刚才武姐姐的诗相比,还有着极大的差距。”
安和此话一出,场中立刻静了下来,刚才他还满口的称赞此诗,可一转眼却又对诗进行了贬斥。不过有些年龄大或心思缜密之人都已经猜到安和的用意,面带微笑的等着作诗之人自己跳出来。
“哼,小女子的这首《问月》,虽比和先贤的诗篇相比,但还不至于像阿郎所说的那么不堪吧?”
果然,安和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个羞怒交加的清脆声音说道。
顺着声音看去,说话之人竟然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身穿着浅绿色长裙,虽然身段还未长成,但五官精致眉目如画,犹如天宫仙子一般,一时间大殿之中的灯烛也为之失色。
“尉迟阿敏!”
安和脱口而出,也没想到,这首诗竟然是尉迟阿敏所作,心中极是高兴,没想到阿敏秀外慧中,竟能做出如此佳句。
尉迟夫人面露得色,女儿的诗受到了王皇后、高阳公主的称赞,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感到无上的荣光。
可恨安和这小子,竟敢大放厥词,如果将来真要是做了自己的女婿,要好好教训他一顿才是。尉迟夫人恨恨地想。
“呵呵~,那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