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浮山未来发展(三)(1/2)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就连太祖当年定下的屯军与卫所军,在太祖的设想中,是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但是实际的结果呢?到了宣宗开始,土地兼并就愈来愈严重。地主豪绅草菅人命侵吞土地,屯军军官和卫所军官仗着手握大权也开始吞并土地,就连朝廷大官,地方县官都疯狂的兼并土地,直到现在让百姓无地可种,只能四处流亡。再看看现在在陕西闹得欢腾的王二、高迎祥一伙,哪个不是打着分田地的名号起兵造反?所以说,所有的政策都得紧跟当前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我也不想在多年之后,我们浮山也让百姓唾骂愤恨。”
李承说完后,屋里的人都沉默了,全都在心里默默地咀嚼这李承刚刚说的这些东西。
李承也没有开口打破这份寂静,反而是静静的看着他们在沉思。
过了一会,一个青年人站起来,对着李承深深作了一揖,说道:“学生天启六年中举,想当初寒窗苦读十几年,学的都是诸子百家圣人之作,无一不讲君臣父子纲,为朝廷服务。但是大人这一番话点醒了学生,让我也知道,未来之浮山,乃是百姓之浮山,是真正让百姓做主的地方。谢谢李大人,学生能在李大人手下做事,感觉这一生都不会白活。”
李承一听,这家伙还是个中过举人的儒生,没想到在这以科考为荣的时代,竟然还有举人投奔自己。
“你叫什么名字?之前都做过什么?”李承顿时起了爱才之心,想问清楚他的情况,然后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
“学生程修然,字方泰,天启六年举人,后进京赴考结果名落孙山,而家中也无钱打点,最后只能在家乡县城中做一名主簿。”
李承听完后,在心里思考了一番,此子不但是举人,而且还做过主簿,如果好好培训一番,也堪大用。
“嗯,不错不错,在浮山你还有其他认识的同年生吗?”
“回大人,应该没有了,我来浮山也有半年多了,还没有碰见过认识的同年生。”程修然不知道李大人问这个做什么,但是还是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行,我现在给你两个任务,第一,由你带人组成一支工作队,专门负责收拢在浮山城各行各业中做事的举人秀才,甚至是童生,将他们全部送入大学堂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培训。第二,联系一下你的同年好友,特别是那些不得志,但是又有独到眼光的,而那些迂腐不堪的人就不要用了,这些人如果加入我们的行列,与我与他都没有丝毫好处。”
程修然这才明白李大人的用意,听完他的话后,心中暗自窃喜,心道,这下我那几位好友终于有施展才华的地方了。
“我明白了大人,等会议结束我就去办。以前有好多旧友都与我有书信来往,我也知道有些人是有远大志向,但是却始终无法出头的。想必他们也乐于来咱们浮山。”
“好,等这些人到齐后,你以前的工作也放一放,交给别人,你也一起去培训一下,开阔开阔视野。等培训完毕后,还有很重要的工作在等着你们。等将来,你也要逐步的将这条路打开,通过不同的学生来联系他们的好友,不论什么行业,无论是书生还是商人又或者是农民,只要有本事,我浮山的大门永远向他们敞开,一视同仁。”
李承这几句话简直就是说的太明目张胆了,但凡是聪明一点的人都能听出来,李承是要把所有尊儒敬孔的排斥在浮山大门之外了。这么做的好处是这些来投奔李承的人更容易被控制,或者是洗脑,接受以前他们听都没听过的新思想。坏处就是容易引起天下读书人群起攻击。毕竟这个年头读圣人之作,尊孔老夫子,扶持皇室才是正道。
说是李承对程修然起了爱才之心,倒不如说是对他们这个特殊的群体起了爱才之心。能中状元的不一定都是有才华的,这年头暗箱操作实在太严重了,从科举制度创建一来到结束期间一千余年历史中,科考舞弊案层出不穷,无论上级怎么打压都制止不住。而中状元后大部分都是被留在京城,不是翰林院编修就是什么太常寺鸿胪寺大理寺等等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单位。还不如那些没中状元的,在京城熬两三年后花钱送点礼然后得个外放地方的肥差。所以这个现象也就造就很多明智、不喜功利之人不去争夺这个名分,隐居在家乡没事写写诗做做对,活的潇洒惬意。
李承也是想通过程修然牵头,怎么说他也是一省之头名了,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某省的状元一样。由他来联系这些隐居之士,这些看透朝廷腐朽却无处施展自己的才能的人。哪怕你不愿意来做事,你来浮山看一眼也成啊。李承对这件事可是信心满满,只要人到了浮山,肯定就走不了了。
就因为他浮山现在几乎已经成了改革示范基地了,不只是地方的官员经常没事来这里溜达几天,就连崇祯也连着弄了两三个参观团,组织了二三百官宦来此地参观学习。而李承也懒得搭理,一切都推给了李固国,由他负责来接待这些在李承看来能吃能喝的官老爷。
“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李承停止了这个话题的讨论,紧接着说:“委员会一切章法内容都为初创,为了不影响在这个短暂的和平时期让浮山快速发展,我决定由我来担任第一届议长,由李固国担任秘书长,其他人选由我来钦定。这第一届议会为期十年,这十年就算督政期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