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京城的局势(1/2)
北京,紫禁城,皇极殿内,坐在御座上的天启帝看着廷下吵闹的几位大臣有些无可奈何。
大臣中吵得最厉害的是兵部侍郎王在晋和户部侍郎毕懋良,两人吵起来的原因很简单,意见不合。
在奢崇明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城后,朝堂上的大臣就形成两股意见。两股意见的代表分别是王在晋和毕懋良。毕懋良是户部侍郎,他比谁都清楚朝廷的财政状况,现在的财政连九边的开支都快支撑不下去了,更别说支持西南的平叛,因此他主张借土司镇压土司,不必派大量明军入川,节省军费。
而王在晋是兵部侍郎,他也很清楚西南明军的糜烂,要想靠当地的卫所兵平叛,还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因此他主张调派一部边军和募兵入川平叛,顺便威慑众土司。王在晋很清楚,纯粹借助土司镇压土司,只会让其他土司借机壮大,转而又威胁朝廷。
王在晋有王在晋的考虑,毕懋良有毕懋良的难处,两人争持不下。
天启皇帝听着两人的争论,眉头皱了起来。前段时间的“移宫”一事让他焦头烂额,不过也让他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他当皇帝,“移宫”风波还未平息,后金军队又兵犯沈阳,边关告急,朝堂上的焦点转向战事,天启帝在杨涟、左光斗等人的帮助下慢慢抹平了“移宫”一事的影响。
说起来,天启初年的官场气氛是很诡异的。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除了一些特别重大的事外,国家的大小事都由内阁处理,恰好在这个时期民间兴起了一支政治势力东林党,东林党人入朝堂为官后,与当时的首辅沈一贯建立的浙党争得十分厉害,同时齐党和楚党也在这一时期加入浙党,共同对抗东林党,党争十分激烈。
万历帝驾崩后,泰昌帝继位,提拔了一批东林党人。但泰昌帝因“红丸”丢命,十六岁的天启又在东林党人的拥立下继位。皇位的过快更迭使得朝堂政局大变动,东林党迅速壮大,齐楚浙党处于劣势。
现今的朝堂,文官集团内部分裂,皇帝几乎没有权威(最明显的就是锦衣卫和宦官在朝堂上没有话语权),又有后金的壮大和西南的叛乱,年轻的皇帝根本驾驭不了这样的局面。
内阁首辅叶向高看到天启皇帝的脸色难看,不得不站了出来,阻止了王在晋和毕懋良的争讨。
“陛下,西南土司叛军已围了成都城,需尽早做决断。”叶向高把皮球踢给了天启,让皇帝自己做决断。
虽说天启皇帝已经处理了一些政务,但那都是在朝臣的帮助下进行的,现在首辅叶向高让天启自己做决断,真有些难为他了。
不由地,天启皇帝把目光看向了看着自己长大的伴当大太监王安。原本王安眼观鼻、鼻观心,不参与朝堂之事,但没想到叶向高竟然让天启做决断。说实话,由于天启的父亲不受万历的喜爱,天启幼年的生活过得很艰苦,有时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对于战争这样的大事,天启还真没有信心去做决断。
王安看了一眼叶向高,有些不满。叶向高让皇帝做决断可没安好心,明面上看让皇帝决定是尊重皇帝,但实际上叶向高是盯上了皇帝的内库。明朝开国时,太祖朱元璋为防止自己的后代受穷,设立了内库,由皇帝信任的太监掌管。万历一朝,皇帝利用太监到处敛财,虽然极大地充实了自己的内库,但也让朝臣们盯上了皇帝的“私房钱”,用以缓解财政危机。
若是天启作出了出兵的决定,那钱粮之事就由皇帝自己解决,也就是皇帝自己掏钱。王安经历过万历朝的风风雨雨,岂能不知道叶向高的心思,但他不能说出来,因此只能道:“皇上,奴觉得首辅大人说得在理,军国大事越早做决定越好。”
天启听了王安的话,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成都局势如此危急,那便派兵入川吧。”
一听这话,户部侍郎毕懋良赶紧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不可,若要再组织一支军队,朝廷担负不起。”
“那就调边军入川。”
王在晋站了出来,沉声说道:“陛下,此事需仔细思量,现北方东有蒙古,西有建虏,边军不可轻动。”
皇帝没办法了,只能朝杨涟、左光斗等一干人看去。杨涟不懂军事,但也知道当前朝堂上的局势,并没有直接对皇帝说,反而直接问起了叶向高:“叶首辅,不知您有什么办法?”
叶向高神色严肃,“西南土司叛乱,东北建虏作乱,时事甚危,应派兵入川,剿灭叛军,震慑土司,维护朝廷威严。但朝廷财政入不敷出,臣恳请陛下,动用内库,尽量派兵入川。”说完给天启跪了下来。
历任首辅都是太子的老师,也就是新皇的老师,因此叶向高是天启的老师,一般情况下是不跪的。
天启皇帝初即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内库还有多少钱,只能问王安:“王伴伴,朕的内库还有多少钱?”
王安在心里算了算,回答道:“折合成银子大约是八百余万两。”此时朝廷一年的收入是七百余万两,其中还是以“辽饷”最多,因此算下来朝廷最多往西南处拨五十万两银子,大头仍用在对抗后金上。
内库的八百万两银子是万历皇帝一生的积蓄,里面还有不少是海外诸国、各地藩王进贡的奇珍异宝,真正能用作国事经费的撑死不过三百万两。
天启皇帝了解了自己内库的情况后,思虑良久,说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