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迁移(1/2)
村民聚居点处,就在陈华清第一次见黄诚的那个屋子里,两人开始安排迁移工作。
陈华清和黄诚关于迁移工作分工得很明确,陈华清抓大方向,黄诚负责细节。
按照陈华清的想法,让村民们以十五户为一队,由村中士绅统领。不过,这一想法被黄诚否定。
陈华清很不解,问道:“为何?有什么问题?”
黄诚回道:“大人,叛军打来时,村子里那些士绅早跑了,不然我也无法组织得起人们。”
“一个都没留下来?”陈华清觉得士绅和普通村民虽然身份不一样,但都是同宗,总能留下一两个吧。
黄诚摇了摇头。
“这……”陈华清无话可说,士绅们作为这个时代最基层的统治力量,连个稍微有担待的人都没有,看来真是烂在根子上。
这儿陈华清想得有些偏颇。天启元年的明朝境内,除了山西、陕西两个天灾频繁的省份和战乱的西南诸省,其他地方倒也相对稳定,士绅们还牢牢地掌握着农村,不然明朝也不会坚持十八年。
“那你当初是怎么组织村民迁移的?”没有强力的人号召,迁移几乎不能完成,但黄诚完成了迁移,肯定有其独特的方法。迁移不是逃难,除了注意人的安全,还要尽量保全财物。
黄诚顿了顿,说道:“每五户结成一组,每五组结成一队,每五组结成一营。营头由村老担当,队长是宗族中有威望的人,组长由五户人家自己选。另外,每户算一个人头,十个人头用一头牲畜。”
陈华清听了黄诚的话,拍了一下脑袋,暗道:“我真是糊涂了,村民们既然已经迁移过一次了,那肯定有自己的组织方法,再怎么好的方法都不如熟悉的方法,更何况自己还没有什么好方法。”
“嗯,就按以前的办法来。”
常言道,“破家值万贯”,得知要迁移的村民们纷纷开始收拾自己家里的财物。这次不再是上次慌慌张张地躲兵灾,因此每家每户都收拾得十分细致,除了把每一个角落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当初盖简易棚屋用的铁钉都被起了出来。
村民们在收拾自家东西时,陈华清让刘明声把从郑家抢来的牲畜按定好的人头数分给村民,自己则去见李明轩给自己推荐的人。
一路上,李明轩把断后的事稍微说了一下,着重介绍了和自己合作的那名壮汉。
两人来到壮汉的住所,也是一处棚屋。壮汉见李明轩和一个年轻人来自己家,不由问道:“先生,这是?”
不待李明轩说话,陈华清笑道:“我是白杆兵主簿陈华清。”
“啊,陈大人。”壮汉拜了拜,“家里面什么都没有,让大人见笑了。”
“没事。”陈华清摆了摆手,随便找了个小凳子坐下。
壮汉见陈华清不是那种讲究人,也放开了。
三人闲聊了一阵,陈华清从闲聊中知道壮汉名叫石当,家中有老母和妻子,膝下暂无儿女。石当的祖上是以石匠为业,但到了石当这一代,却对武艺有了兴趣,整天带着村子里的一帮少年舞棍弄棒,好不安生。不过,后来石当娶了媳妇,也渐渐安下心来当起了石匠,直到陈华清号召村民攻打郑家,石当当时直接响应号召,靠着一身不错的武艺在青壮中有了不小的名气。
“石当,迁到新地方后你有什么打算?”陈华清试探的问道。
石当摸了摸脑袋:“也没什么打算,继续干石匠的老本行。”
陈华清摇头道:“石匠,大材小用了。石当,迁到新地方后,会成立一支护卫队,我想让你当护卫队的教头。”
“教头?不行不行,我干不了。”石当有些犹豫。
“你不干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我替你决定了,到新地方后直接找我报道。”陈华清干主簿有一段时间了,身上也有了一股威势。看来,不论是什么时代,权力都是男人之胆。
等陈华清和李明轩走后,石当的妻子李氏从门外进来,嗔道:“当家的,既然那位小大人让你做教头,你就去做,干嘛要拒绝。”李氏刚才在屋外把三人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
石当叹了口气:“世道越来越乱,吃官家的饭可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那你当初为何直接跟着大人打郑扒皮?”
“那不是家里没粮了,我跟着去打郑扒皮说不定会分粮食,结果不是有粮食了。”石当辩道。
“那咱种庄稼也不害怕遭了土匪,现在家里的十几亩地都没了,去了新地方也不知道会怎么样?”说着说着李氏抹起了眼泪。
石当见不得女人哭,忙说:“好了好了,我又不是不去干。你没听见那位陈大人的话,我不干也不行。”
李氏停止了抽泣,说道:“当家的,去了一定要好好干。我看这位大人给咱们分粮,不是什么刻薄的人,跟着这样的大人,说不定咱家可以过上好日子。”
“嗯。”石当点了点头,“咱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就这样,许多户人家和石当家一样,抱着对前路的迷茫和对生活的一丝希望踏上了去新家园的路。
石砫,马钧带着白杆兵回来了,也带回了大胜的消息。留守石砫的马铃命人摆下酒席招待得胜回来的白杆兵诸将士。
“哥,华清呢,他没跟你一起回来?”马铃到寨外迎接马钧,不见陈华清,有些奇怪。
“陈兄啊,他在忙另一件事。”
“什么事?”
“咱回去再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