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四十四章(1/2)
4. 鼠害防治 鼠害猖獗,这早已是当今世界上存在的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实践证明,在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想要把任何一种鼠类完全消灭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局部地区或在较小的面积内全部消灭害鼠却是可能办到的。老鼠固然可恶,但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员,是兽类中鼬科动物、鸟类中的猛禽、爬行类中的蛇类等天敌动物的主要食物。因此,鼠害防治工作应主要研究如何把群体数量控制到不至为害的程度,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还有,动物的构造,自然界大约有150多万种动物,从肉眼看不到的原生物到庞然大物的蓝 鲸,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动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有的动物只有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全部生命活动,这种动物叫单细胞 动物,是最低等的动物。绝大多数动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再由器官组成系统,才能完成整 个动物的生命活动。 动物体内的细胞,总是与形态、结构相同的同伴组合在一起,担负着 共同的机能,就形成了组织。高等动物体(如人体)一般由四大组织构成, 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上皮组织主要起保护、分 泌、吸收和排泄作用;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和提供营养等多种作用; 肌肉组织主要由收缩性很强的肌细胞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运动;神经组 织是组成脑、脊髓的基本成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并使动物各部 分的活动协调起来。一种组织还需要与其他组织联合起来,才能产生一定的生命活动。不 同类型的组织联合起来,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并且可以相对独立地从事某种活动。 单独的器官仍然不能构成动物体,它们需要排列起来,完成相同的生 理活动,这样就形成了系统。动物的口、食道、胃、肠等器官以及各种消 化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消化系统,才能共同完成消化食物的工作。高 等动物体有许多系统,如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 经系统等,这些系统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各自执行不同的生理机能,并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完成整个生命活动。还有,动物的体温当你用手摸鸡或哺乳动物的身体时,会感到热乎乎的;可是摸到鱼类、 青蛙等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身体时,却感到冷冰冰的。前一类动物的体 温因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所以称恒温动物或温血动物。后一类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 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叫变温动物或冷血动物,除鸟类、哺乳类动物以外,其他动物都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能随 着外界生活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天,蛇的体温清晨是25c,可是到了烈日炎炎的中午却猛升到40c。变温动物体内虽则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 机制,但有办法对付过低或过高的气温。在气温变化剧烈的环境中,它们 会把自己隐藏起来,以减少温度的影响。如昆虫、爬行动物等,在气温较低的清晨往往不大活动,要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晒热身体,才能恢复活力。 鱼类、两栖类动物到了冬天,可以不吃不喝进行冬眠,以躲过寒冷环境的 影响。像海参、蜗牛等变温动物,总是通过夏眠来躲避高温环境的影响。恒温动物的身体保持着一定的温度。鸟类体温一般在37.0—44.6c范 围内,哺乳类动物一般约为25—37c,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恒温 动物体内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如发达的呼吸循环系统,厚厚的皮毛, 发达的汗腺等,而且每种动物又都有各自独特的保持恒定体温的巧妙方法。如生活在严寒南极的企鹅、海豹,有浓密而厚实的羽毛和厚厚的脂肪能抵 御严寒;生活在热带的大象却早、晚活动,中午“避暑”,通过皮肤辐射散热,也通过皮肤渗透水分和四只大脚掌与温度较低的地面接触来散发热 量,同时大象非常爱洗澡,用鼻子向身上喷水,巧妙降温。生活在热带的 猴子,会利用长长的尾巴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散热,冷天又能用它 的尾巴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人们常常看见在炎热的夏日狗伸着长舌喘 气,因为狗的汗腺长在舌头上,只能通过长长的舌头散发体内热量。恒温动物为了保持体温,需要通过消耗体内的能量物质来维持,所以 恒温动物的食量比冷血动物多。鸟类每天要吃下和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 才能保持恒温。重量相等的猪与大蟒蛇,如果猪每天消耗150份重量的能源 物质的话,蛇只要一份就够了。还有,动物的血液,一般动物的血液都是红的,是因为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含有铁 元素的血红蛋白,铁元素与其他化合物形成复合物呈现红色。但是,并非 所有动物的血液都是红色的。一些低等动物,如软体动物中的河蚌、田螺。 节肢动物中的对虾、沼虾等的血液中含血青素,血液是无色透明的,节肢 动物中的鲎的血液中含有铜元素,因此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些动物的血 液中都没有血红蛋白。高等动物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微黄色的液体,血细胞 悬浮在血浆中 。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凝血细胞(哺乳动物的凝 血细胞又叫血小板)。红细胞内含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