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盟主(1/2)
酸枣县,仅仅是陈留郡下辖17县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小县,可是这个小小的县城,却注定要名垂青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兵马络绎不绝地赶向这里,安营扎寨,短短十几天时间,酸枣县外扎好的营寨已经排了上百里长,足足有数十万的军队驻扎在了这里。
因为,这里是各路讨董诸侯,会盟的地方。
酸枣县外,一个扎好的小型营寨,作为各路诸侯会面的地方,每一个诸侯都只能带不到一百人的随从保护自身安全,其余的士卒只能在各自的营寨中待命。
韩馥就带了韩变、沮授、潘凤数人。
带潘凤是因为上将武艺高强,尤其是最近不知为何,他的武艺大增,以往军中几位能和他打个平手的将军,如今已经全都不是他的对手。
带沮授,是相当于随身携带另外一颗大脑,能有效防止被坑。
而带上韩变,就纯粹是因为某人想凑凑热闹。
某人也确实凑到了热闹。
中军大帐之内,韩变着实见到了不少人。
韩馥依照官职大小,身份高低,与各路诸侯打过了招呼。
像是豫州刺史孔侑,兖州刺史刘岱这些,韩变根本没有多加关注,因为在他眼里,这些人都会很快被淘汰出局。
他真正注意到的是这几个人。
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一个很和气的壮年帅哥,但是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这个蛮和气的壮年帅哥将会导致他们一家的悲剧,并且在十年之内成为天下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
另外一个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一个年纪比袁绍略小,看上去高傲得多的帅哥。明明和袁绍是兄弟俩,但袁术似乎和袁绍很不对路子,离得对方远远的。
再就是一个眼睛小,胡子有点长,相貌平平的壮年男子,如果不是韩馥介绍的话,韩变绝对想不到这个相貌平平的男子,会在十多年后统一整个北方。
孙坚是一个相貌英武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很豪爽。
著名的白马将军公孙瓒,留了一点胡茬,却依然仪表堂堂,任谁也瞧不出他就是那个戍守北方,令胡人闻之色变的白马英豪。
各路诸侯相互见过面,打过招呼,却并没有坐下,因为他们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这个时候,一个男子发话了。
韩变认得,那个看上去有些粗犷的中年男子,是河内郡太守王匡。
只听见王匡说道:“我们现在奉诏讨贼,又有这么多人会盟,如果各自行事,那和一盘散沙没有区别,必然需要选出一个盟主,其他人听从盟主的派遣,再进兵讨伐董贼。”
众诸侯一听,确实是这么个理。
那就得了,选个盟主吧。
选盟主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不可能是官职,在座诸侯官职最高的就是州牧州刺史这一档,可是韩馥孔侑刘岱陶谦这几个,有谁能服众?
更不用说,他们讨伐的对象是董卓,他的官职比在座的每一个都要高得多。
选爵位?还是不太合理。
那干脆就选最服众的那个。
曹操作为讨董的发起人,最有发言权,他推举的,却并不是他本人,而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绍。
韩变并不奇怪,一来,他所知道的结果,正是曹操推举了袁绍。
其次,如今曹操和袁绍的关系,远远没到官渡之战那个时候一样势同水火。
甚至于,原本历史上,曹操被吕布攻占兖州之后,还是靠袁绍的帮助才反败为胜的。
以他们的关系,曹操推举袁绍,非常正常。
韩变明显注意到,在曹操提出袁绍的名字之后,袁术的身体抖了一下。
众人一听,除了少数人之外,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人袁绍人面广,本事好,大多数人都服他,选他应该最好。
袁绍推辞了几句,还是坐到了盟主的宝座上。
韩变听到,在他身边不远处的袁术明显哼了一声。
韩变轻笑一声,在来之前,沮授就已经跟他讲过,袁绍和袁术之间的一些恩怨。
这两人原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然而袁术虽然年幼,却是家中嫡子,身份地位比袁绍高不少。可是袁绍却有本事,被过继到了他们伯父的家中,也成了袁氏嫡子,在身份上和袁术平起平坐,又更受长辈重视,反而比袁术混得好些。
因此,袁术一直很看不惯这位兄长。
如今,袁绍成了盟主,袁术就更加不爽了。
论身份,他才是存正的袁家嫡子。
论地位,他治下的南阳郡比渤海郡不知道富裕多少。
况且他还是后将军。
如今虽然许多人都被称为将军,但真正的将军数量却很少,连袁绍和曹操,在之前也不过是个校尉。
不管怎么看,袁术都觉得这个盟主的宝座应该是他来坐。
可是各路诸侯却不会照顾他袁术的感受,既然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袁绍就当定了这个盟主。
韩变又看了看韩馥,如果说在座的诸侯,最不希望袁绍当盟主的,除了袁术之外,恐怕就是韩馥了。
无关乎过节,和其他人不同,韩馥原本在名义上,是袁绍的上司,如今袁绍却成了盟主,他反而要听下属的指挥,是个人都会受不了。
可是他发现,韩馥只是笑吟吟的,没有一点憋屈的样子。
转念一想,韩变也想明白了,这一定有沮授的功劳在内,他多半是打好了预防针。
袁绍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