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诸葛(1/2)
糜芸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当然知道这场婚姻的重要性,刘备的人品她也是有听说过的。可是,她还是不能嫁呀,或许那个人很快就回来了……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无限痛苦的糜芸被拉上花轿,推上礼堂,送入洞房。红烛晃晃,夜色深深,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
刘备有些醉了,三十多年来,光是自己的婚礼就经历过五六回,可这是他第一次见过这么隆重,这么声势浩大的婚礼。宾朋满座,东海所有的名人士族都来了,自己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也都在坐。糜竺真是有钱啊,无论是酒菜还是仪式,全部都是最高档的,巴上这样的亲戚真是太赚了,可以少奋斗好多年啊!
飘飘然的刘备在后院里绕来绕去,终于找到了新房。听说他娶的这个妻子叫糜芸,糜竺最宠爱的唯一的妹妹,可惜两年前一场高烧后就傻了。唉,傻了好啊,傻人有傻福,你看,他哥哥为她花了多少心思!在引婚红娘的引导下,刘备进了新房,拿着挑盖头的秤杆,小心翼翼地掀开大红盖头的一角,红烛摇曳,室内朦胧而温馨,那个美丽的傻姑娘却泪流满面。刘备忙把盖头掩回去,借着酒气笑呵呵地把周围的红娘和婢女请出去。红娘无法,只好叮嘱了几句礼仪事项,然后带着一拨仆从出了新房。
刘备见所有人都出去了,忙把门掩好栓上。回头却见糜芸已经自己掀了盖头,泪流满面地跪在地上。
“姑娘,快起来,有话好好说,到底怎么回事?”这会儿刘备的酒也醒了大半,赶紧过去扶糜芸起来。
“刘大人,糜芸其他的也不多说,只想请您听一段旧事。”糜芸不肯起来,却说提了这样的一个要求,听说刘备这人心地善良又乐于助人,希望他能帮助自己。
“好好好,你先起来,咱们慢慢说。”讲故事是吧,他听着就是了,怎么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事情发生在五年前,那一年我十五岁……”
八年前,也就是187年的秋天。泰山郡的的郡丞诸葛珪因病去世,留下三儿子、两女儿和一个继室夫人。这五个孩子中最大的是刚满十四周岁的哥哥诸葛瑾,最小的是才三周岁的弟弟诸葛均。三年前,诸葛珪的正室夫人章氏生下诸葛均,不久后就去世,可这五个孩子都需要人照顾,所以诸葛珪就把章氏的贴身丫鬟提升为继室。
自从章氏逝去后,诸葛珪就闷闷不乐,精神头也不像从前那般好了,又加上世道渐渐混乱,来自官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渐渐地也病倒了。勉强拖到了187年的秋天,终于一病不起,撒手离去。这个家一下子没了顶梁支柱,五个小孩哭得跟泪人似的。诸葛瑾毕竟是老大,硬着头皮扛起了这个沉重的负担,忙进忙出地办理丧事,还写了封信给远在洛阳的叔叔诸葛玄,告诉他父亲去世的消息。
诸葛玄当时在洛阳任职,是刘表的手下的得力助手,知道这件事后跟刘表说明了原因,便辞去了官职,然后匆匆赶到泰山郡。到泰山时已经是一个月后了,诸葛瑾这个少年家长当得有模有样,把丧事安排得仅仅有条。诸葛玄知道了很是安慰,接过手办完后续的事情,就带着哥哥的家眷扶灵柩回了老家琅琊。
诸葛家族的老家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不久后,诸葛玄带着哥哥的家眷回到了阳都县乡下的祖宅,过起了隐居生活。诸葛玄比哥哥诸葛珪小七岁,此时还尚未娶亲,五年前本来是要娶的,可是当时他的父亲诸葛丰由于太过刚直得罪了人,被罢官贬为庶民,所以婚事也跟着泡汤了。随后不久,诸葛丰病倒离世,哥哥又远在外地当官,诸葛玄便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琐事,岁月就这么蹉跎了。三年孝满后,因为他的孝心被举孝廉,县官把他推荐给刘表,此后诸葛玄就跟着刘表到洛阳任职。
现在隐居在阳都的诸葛玄自然也很忙,家庭的压力很大,根本就没空考虑婚姻大事。过了年诸葛瑾也才十五岁,五个孩子都需要教育,好在诸葛家也算是当地士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有些家底和良田供应日常所需,为了节省开支锻炼身体,诸葛兄弟学习之余经常跟着叔父下地体验农耕生活,一家人过着简单而快乐的日子。可是这样隐居的生活也没过几年,朝廷又动荡了,由于琅琊比较偏远靠海,阳都一带的乡下倒也没有被战争波及到。诸葛瑾渐渐长大,一晃已经十八岁,这孩子长得长身玉立,俊美非常,而且胸怀宽广,为人温厚诚恳,俨然一个青春好少年。
诸葛瑾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应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叔叔这些年为了这个家,至今都还没有成亲,不能再耽误了。可是,诸葛瑾向叔父提了几次取亲的事,他都很无所谓地敷衍了事,这怎么行!于是,诸葛瑾便偷偷四处打听适合叔叔地姑娘,打算给诸葛玄物色一个。但没有经过诸葛玄的同意,他只好跟人家说是给自己打听的。
诸葛瑾的眼光甚是挑剔,觉得打听来的那些姑娘没有一个配得上他家叔叔,怎么办呢?想来想去,诸葛瑾认为是自己寻找的范围太小了,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于是,他又借着外出游学的机会,顺道在周围的郡县打听。这一天,他来到了东海郡,先去探访了东海的远亲。随后几天,又由他们引荐给当地的士族圈子。
这一圈拜访过来,诸葛瑾结交了不少文人士子,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其中一条就是关于一名女子的。据说,东海富商糜竺有一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