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争夺(2/3)
后一个才出场啊。”梁熙不附和,也不反驳,而是微笑道:“方先生提前那么早到场,态度认真,实在令我惭愧。”
“唔,结束工作后直接就过来了而已。”方叙翘着二郎腿,手指交叉置于膝盖上,一副散漫闲聊的模样,“不过说实话,来那么早也是有点私心的,因为我实在是好奇我的对手究竟是谁,毕竟罗导这人口风实在太严了。”
“如果罗导的消息确实密不透风,那么方先生也不会知道今天来看戏的还有第三个人吧。”梁熙远没有方叙多疑,所以接到罗宇今日看京剧的邀请时并没有多想,只以为是约出来谈电影的事情,没想到他竟是把他中意的两个主角候选人的经纪人都约了出来。
坐山观虎斗……吗?
此次同时邀请梁熙和方叙二人来观戏的人物来头不小。
罗宇是华语电影圈中数一数二的知名导演,其作品早就揽尽中国全部奖项。自上部电影后,他酝酿了一年半,终于决定执导一部名为《将碑》的电影。
消息没有明着公开,光是暗中相传,六月底面镜的人就已排长龙。
不过,其实这部片子单从故事本身来说,有一个很大的观众非议点。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历史上的某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就在京剧快正式开场的时候,罗宇姗姗来迟。
他坐到两人之间,微笑道:“抱歉,路上塞车。”
谁知道是真塞车还是假塞车。
但梁熙仍笑道:“京城的交通,我们都是体验过的。”
方叙亦体贴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刚要开场,罗导来的时间真好。”
乍一看,倒真像是其乐融融的观剧三人组。
——然而,真的把剧看进去的,大概也只有老票友罗宇一人了。
京剧这种东西,方叙和梁熙是真不懂,但二人皆是聪明人,知道事先做准备,所以知道今天要看的剧目后就在网上了解了《李陵碑》的大概内容和台本,免得到时看得云里雾里,被罗宇冷不丁问句话都答非所问,失了印象。
说起来,《李陵碑》的内容其实和李陵并没有什么关系,讲的其实是北宋时期的故事。是时辽人入侵,杨继业被潘美命为先锋,率六郎、七郎出战,被困两狼山。杨派七郎突围求救,但潘美因七郎打死儿子潘豹,怀恨在心,不但不发救兵,反将七郎灌醉,绑在树上,乱箭射死。七郎和援兵都没有来,六郎也被遣回了朝,杨继业终因无援,人马冻饿,最后碰死在李陵碑前。
台上的老生粉墨登场、唱念做打,用着二黄唱腔,演得一出好戏,看得罗宇直鼓掌。
台下的人演的戏也十分到位。
方叙和梁熙微笑着鼓掌,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一副无比专注的样子。
但师兄妹心里无比默契地想的都是:“怎么还不结束。”
当然,这一点不能表现在脸上。
终于等到了最后关头。
台上扮演杨继业的老生进了苏武庙,而后白道:“那厢有一碑碣,向前看来。”
“李陵碑”,呀呀呸!汉室李陵,乃是大大的奸佞,不知何人与他立的什么碑碣!上面还有几行小字,待我仔细看来——”
“庙是苏武庙,碑是李陵碑,令公来到此,卸甲又丢盔!
念罢,老生丢盔弃甲,唱道:“且住!老夫被困在两狼山,盼兵兵不到,望子子不归,白日受饥饿,夜晚被风吹……”
“也罢,不免拜谢宋王爵禄之恩,我就碰死在李陵碑下!”
说着,他往前一冲,以头抢碑,碰碑而死。
一场《李陵碑》就此终结。
曲终人散,罗宇仍稳坐在椅上,悠悠道:“剧里改了史实,杨继业实则是被俘后绝食而死,哪里是撞了什么李陵碑。”
“不过是想以此衬出杨业有气节罢了。”方叙明显就是提前做了功课的,笑着挑眉道,“李陵投降匈奴,做了个右校王,就相当是个叛国的汉奸,而演义里杨继业宁死不降,可不是和他形成鲜明对比?”
姜还是老的辣,话语主导权率先被方叙抢了去。
梁熙也不急,静静在一旁听着。
罗宇看向他,微笑道:“看来方先生对这段历史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李陵率五千敌八万,熟用兵法,若不是途中被手下出卖,不一定会输。”方叙不紧不慢道,“公孙敖谎报军情,说李陵投降匈奴后给匈奴布兵,汉武帝因此杀李陵妻母。全家被灭,李陵自当心灰意冷,又不是愚忠,自是不愿回去。后来汉昭帝上位,汉朝派人想要把李陵劝回来,李陵却说‘吾已服胡,丈夫不能再辱。’有此气节者,又怎能说是小人呢。”
方叙会这么夸李陵,其实是在迎合罗宇。
因为罗宇要拍的这部《将碑》的主人公,并不是宁死不屈的杨继业。
而是降于匈奴的李陵。
所以说,这部戏很冒险。
然而有风险,就有机遇。
罗宇仍是笑着,不置可否,转而看向梁熙,问:“不知梁小姐有什么看法吗?”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梁熙斟酌着回答,“李陵无疑是优秀的将领,为保麾下四百步兵,不得不投降,但至于他是不是令人唾弃的汉奸小人,就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了,从当时的家国观来看,他叛国是事实,之后一直留居在敌方阵营也是事实,但单从个人来看,我觉得他是忍辱负重的,可以说这个人的形象是矛盾的,不能单方面地贬,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