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 兴办新学(2/2)
同盟公塾的校址选在高老庄的西坊修真就听收音机。高老庄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是高氏的心腹地带。外城则由东、南、西、北四个庄坊组成。东坊主要是手工作坊区,南坊是商贸区,北坊是高氏工坊重地,西坊原是一片空置的良田,因为高旭在江阴创建高字营,这西坊安置着来自江阴的第一批高字营军属。当然,如今则称之为同盟军军属。
同盟公塾选址在西坊,自然是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来自西坊的同盟军军属。
对于公塾的营建,高旭完全是按照后世学校的布局,有教学区、寝室、食堂、教谕区以及操场。
开办新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光要编写新学课本,招聘教谕,而且要新建校园。所以,高旭定下了大致的新学计划之后,基本上由顾炎武筹办。还有一个多月的筹备,九月初一,将是开学的日子。
在高老庄内的各处告示墙上,张贴着大量的招生广告。对于适龄儿童的入学,高旭几乎是采取了强制性的措施。同样,在招聘教谕的广告也贴遍了整个崇明城。教谕那优厚的报酬着实让一好为人师的老夫子们趋之若鹜。但这些老夫子却十有**被顾炎武涮了。
作为同盟公塾的训导,顾炎武在高旭的支持下,可以彻底地实行他的治学思想。他需要的教谕不是那些只懂之乎也者的腐儒,而是那些有着实干与革新精神的热血书生。幸好江南人文昌盛,从来不缺这些人才。
对于高老头来说,高旭的瞎折腾已经让他们麻木了。高旭要在西坊圈出大片良田来建校舍,高老头先是暴跳如雷,恼道:“旭儿,你知不知道这片良田值多少银子?你知不知要筹建出你所规划的校舍要花费多少人力财力?还有你说要每个学生都要一套课本,老天,要印刷这数百套课本需要多少银子,你又知不知道?还有,你要高价聘请教谕,每天还要提供免费的早饭与午餐,诸如此类的开销,最后,你又说这是义务教育,不收学费的。也就是说,这是铁定赔本的买卖。旭儿,这样折腾下去,咱们高氏早晚得破产。”
高旭只是静静地望着高老头道:“父亲,相信我,十年之后,等这一批学生成长之后,你就知道这个公塾的价值。”
高老头叹了一口气,苦着脸道:“你说的,为父也理解,但是旭儿,你不要说十年,以我们高氏的财力,十个月都维持不了了。这一次光发放第一镇的抚恤金就差不多让为父破产了,且不说大量的物力扔在吴淞与江阴这两个无底洞里,此外,你还在崇明岛上大兴土本举建同盟广场、公塾,又要使人去澳门向红夷人购买枪炮。旭儿,实话告诉你,三个月,为父最多能维持三个月。三个月后,你想花的钱,得自己去挣了。”
在场的除了高老头,老家伙这俩个高氏的台柱之外,还有高旭新式教育的执行者顾炎武。顾炎武听罢高老头的叫穷之后,心中怕高旭放弃新学,道:“我们可以适当收点学杂费,以便公塾开支。”
高旭摇摇头,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以后公塾财政困难,我们可以设个新学捐献基金。无论如何,万事开头难。但无论有多难,这开启民智的教育事业,必须有人去做。”
高旭又看着高老头道:“父亲,无论是同盟会、同盟军,还是同盟公塾,都不仅仅是我们高氏的事,而是天下人的事。所以,就算我们高氏破产了,也会有无数的高氏应运而生。”
一旁的老家伙道:“高爷,对于少爷赚钱的本领,你就放一万个心吧。”
老家伙心中暗道,只要握着同盟军这支越来越坚韧的强军,面对江南富膏之地,还愁没有财路么?只要打下一块地盘,这江南的赋税就能源源不断地收入囊中。至于兴办新学,也是为了储备将来的人才,这少爷的眼光放得实在是远。
这时,归庄急冲冲地赶了过来,他是同盟公塾的副训导,是招聘教谕的负责人之一。只见他面有难色地对着高旭道:“塾长,有三位女子前来应聘教谕之职,同时定要求见塾长,说既要革新,为何不设女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