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穿越到燧皇时代》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穿越到燧皇时代 () >> 第三十章 繁忙的收获时节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59089/

第三十章 繁忙的收获时节(2/3)

你再等等吧,我们总不能露着屁股坐在椅子上吧。哥,你就等着看好戏吧,秋收之后,我们就有大量的麻叶可以织布了,我和二囡商量好了,一定要设计出方便实用的衣服来,这坦胸露背的日子我们早就过的不耐烦了。”大囡摇头晃脑的说着。

“哥,快到一边去,我们还要玩呢,一会儿天黑了就不能玩了。”二囡边说便把我推到一边。

我现在的心情是,有这样的妹妹真是我的福气,可惜后世都是独生子女,那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更不用说兄弟姊妹的亲情了。

“好了,柯儿快带着妹妹们过来吧,饭做好了。”娘催促道。

“都怪哥哥,今天都没玩好。”二囡瞪了我一眼,气鼓鼓的洗手吃饭去了。

我也被饿鬼催促着,拿起了肉菜包子,填塞着消化道。

这几天晚上的天气也很热,一众人都到竹荫下,铺着竹席的地上躺着乘凉。说来也怪,现在蚊子、小咬也不少,可能是这时候的人皮厚、汗毛多,不太怕蚊子的叮咬。要不就是被咬习惯了,适应了。我躺在竹荫下,很惬意地连续睡了几个夜晚,根本不会发生后世着凉、着风的事情。

看来人是有相当的适应能力的,越不锻炼,越不去适应自然,身体的抵抗力就越低,人也就越脆弱。现下的情形是不锻炼都不行。抬腿走路,出手干活这是人的基本职责,天经地义。

这两天,娘在拜舍立神,大盟主没在我们这里住,到后边邹大主妇的茅舍过夜去了。在这两天里,娘和姨住在一起,我感觉到姨好像不太开心。后来听我娘说了才知道,姨还是为没有孩子的事情犯愁。娘在拜舍立神的时候,也为姨祈求大神送子赐姨。

我无奈的摇摇头,这哪里是神送来的,这可是人送来的啊!这还要看能不能顺利的进入子宫那间房子里住下来,反正挺复杂的。

正想着,四叔出现在我们面前,当然首先是冲着好物食来的,吃饱了以后,就迫不及待的钻进了姨的茅舍。这也很正常,饱暖思淫欲吗,这才是人类最本能的需要。后世不是有一个成语叫做‘繁衍生息’吗,没有繁衍如何生息?这个时代的人类更加本源纯真。

次日上午吃饭的时候,我看见身心俱佳的四叔畅快的吃着物食,就走过去问道:“四叔父,四部落的事料理顺畅了吗?”

四叔边吃边回复着:“军壮们都已经恢复过来了,工织、驿畜也很顺利,就是大农办跑了,这迅即就要秋收了,想请右库办前往照应一下,这不是来找大祭司说事来了。当然这里的物食和大主妇,为叔也是很记挂的,四部落的上妇们仅知进礼之事,别无长物。哎!那只是一时痛快而已。”

我娘和姨听到后得意地抬着头,品尝着物食。

听到四叔所说的话,我却吃了一惊。都说上古时代的人男女相处,主要是生理需求。其实不然,他们的情感交流已经十分丰富,虽然表达的语言很有限,但是,五官的感受相当敏感,并不亚于我们后人。

实际上,当我们相知甚深的后人,在情感交往时,也没有太多的语言,更主要的是感官和肢体的细腻表现。在这方面,我们完全继承了古人的情感方面的遗传基因。

更为重要的是,男女情感的深化,在向着相对固定配偶的方向发展。这可是家庭起源的导火索,随之而来的私有制,传位继承制度也就逐步萌芽,破土而出了。

正想着,我看见不远处树荫下,贩夫们闪烁的身影,看来是为了网鱼之事。我走过去问他们是不是湖塘网鱼的事,他们点头。我告知他们,湖塘网鱼与河道不同,湖塘要用两只竹筏,每只拉住网的一头,拖带一段时间,然后先收紧渔网底部的纲绳,两只竹筏逐步的边收网边靠拢,多摸索几次就有经验了,本人也是听别人讲的,没有操作过。几个贩夫脸上略带疑惑地走了。

看着全部落的成年人都在为秋收的事奔忙着,这个时代秋收是最大的收获季节,一年之中,部落大部分的物食都要靠秋收来保障。大农办的耕俘们主要负责收割和采收,军壮主要负责承运和收藏,农工和匠工主要负责脱粒、分检、分类等技术性比较强的环节,洞妇们主要是做饭、晾晒麻叶、收储蚕茧、织布、裁缝等强度相对不太大的物事,穴妇主要负责送饭、蒸煮麻叶和蚕茧、缫丝纺线等工作,舍妇们主要负责照看孩子、分配物食、组织洞妇和穴妇干活,祭祀院的院录们则负责记账、分类统计、监督出入库等工作。其他几个工坊负责保障器具的供应和维护。

一转眼,一个月紧张而有序的秋收物事就到尾声了,今年由于没有受到洪水的袭击,获得了大丰收。再加上车辆的投入使用,不但提高了工效,而且也减少了运输遗撒所造成的浪费。

亩产粟米首次达到了一百捧(斤),比往年增加了四成,两千亩粟米共收获了八千筐(一筐相当于25斤),可供一千余人吃半年。两千亩豆菽,今年运输损失比较小,每亩收获了八筐,共计收获了一万六千筐,可供两千人余吃半年。两千亩大麻,每亩收获麻叶达到约两百捧,相当于围宽麻布十围长,共计可织出围宽麻布两万围,保证大部落近三千人的衣物当不是问题。另有葵菜一百亩,每亩收半围高葵菜梗叶两千捧(斤),也就是八十筐,共计八千筐,去叶净重六千筐,菜叶可鲜食,叶梗用盐腌制后,两千人吃一冬无忧。生姜五

状态提示: 第三十章 繁忙的收获时节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