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谍王佐尔格 三(1/2)
他开始如饥似渴,但漫无计划地阅读德国和俄国有关社会主义和**的经典著作。“作为攀登马克思主义的阶梯”,他还广泛涉猎希腊哲学家和黑格尔的作品。他的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他的道路越来越宽广了。从此以后,他逐渐成为一个自觉的**战士。
1916年10月,佐尔格就读于柏林大学经济系,他的计划是“除了学习外还要参加有组织的革命运动”。1918年元月,佐尔格正式退伍而就读于基尔大学,攻读国家法和社会博士。
他的求知欲在这里受到激发。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在这里结识的科尔特?格拉契教授。格拉契是一位早年留学英国的经济学博士,对政治怀有满腔的热情,他本人则具有强烈的左翼思想,对青年人影响很大,他孜孜不倦、诲人不厌的态度亦令所参加的学习小组常在他家中集会。
在德意志帝国势必战败的气氛中,他们热烈地讨论社会主义和**学说,佐尔格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了。
不久以后,佐尔格便加入了新成立的德国**,在此同时,他从基尔搬到汉堡,继续完成他的博士论文的最后部份。( 积极地参与建立青年人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培训党的地方组织干部。筹建党的地下支部等工作。
他的公开职务则是大学助教、煤矿工人、报纸编辑和记者等。他还作为地区代表出席德国**第七次代表大会。也就在这段时间里,他同克里斯蒂阿尼结了婚,她当时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1923年下半年,莫斯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来到德国,佐尔格在柏林和法兰克福两次与他见面,从此开始接触苏联**。
第二年4月,德共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法兰克福召开,苏联派了一个由6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其中有苏联军事情报局即红军总参四局的成员。佐尔格再次与前苏联**接触,这次见面是佐尔格人生旅途上的重要转折点。
四局的特工人员早已注意到佐尔格的表现和他的经历了,认为佐尔格是一位理想的特工,经过几次谈话之后,四局的人说:“你若有兴趣加入四局的话,就到莫斯科来。”佐尔格欣然表示同意。
1924年10月,经过德国**的精心安排,佐尔格持合法的德国学生旅行护照,偕妻子途经柏林前往莫斯科。
佐尔格一到莫斯科就受到了上等的礼遇。他们被安排在卢克斯饭店住下,当时的四局局长别津科夫将军亲自登门造访。初次见面,别津科夫就被这位精明、富有活力的德国人所吸引。
他们还一起讨论共产国际的情报来源和军事情报与政治情报的关系等问题,佐尔格敏锐的政治头脑,渊博的国际知识和对国际事务的精辟见解和分析给将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佐尔格看来,苏联**富有生气,是世界各国进步组织的中坚力量,能为这样一个组织贡献一份力量,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业。
很快,他便加入了苏联**,并被安排在四局共产国际情报处工作,负责收集有关各国工人运动、政治经济问题方面的资料,处理和联系各国**的党务问题。佐尔格对这份工作颇感兴趣,他的经历、知识和智慧与这种工作亦颇为相称。
接下来的几年,佐尔格便频频穿梭于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斯堪的纳维亚、伦敦和莫斯科之间。他的工作干得很出色。他与别津科夫成了关系要好的朋友。
德国**组织的武装暴动失败后,苏联领导人开始把注意力从欧洲转向远东地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还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民族革命斗争的巨大力量,看到了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改变世界力量的平衡的远景。
莫斯科决定把情报、谍报和宣传机构的工作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洲。
为此,莫斯科曾以共产国际的名义派遣许多间谍小组到中国来。
小组成员有苏联人,也有德国人。这些小组除与中国**进行党务联系外,主要任务是收集有关中国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情报资料。
但是,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人遭到血腥的残杀,国民党在上海的暴行尤为残酷,苏联遣往中国的间谍小组也遭到破坏。
紧接着,日本吞并中国的野心越趋明显,亚洲笼罩在战争即将来临的恐怖气氛之中。莫斯科急需有关中国的情报,必须重新建立被破坏的间谍组织。
1929年,佐尔格被召到苏联,经过与别津科夫的几次谈话之后,别津科夫便决定把佐尔格派往中国。
别津科夫认为,佐尔格不仅有在国外可以作为很好的护身符的记者身份,而且他还是个训练有素的政治分析家,他那扎实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经验或许有朝一日还能派上用常,佐尔格几乎是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去迎接他的中国之行的。
他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敬仰已久。他认为这次中国之行对他个人是极为重要的。况且,他已认识到亲自到远东地区开展工作的重要性,而当时仅有少数“政治观察员”认识到这一点。
佐尔格接受任务后马上回到柏林,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后,就准备起程了。他按计划去办德国政府颁发的、填有他真实姓名的合法旅行护照,然后又在柏林签订了两项合同,从而公开确定了他的自由记者身份。
这两个合同,一个是与一家社会学杂志出版社签订的;一个是与一家农业报社签订的。佐尔格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