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恐宋症(4/5)
说了,我的原则很简单,我就是宁肯藏在浑江做个关东第一号的大土匪,也不会为了俄国人当什么东三省总督,如果不是考虑我麾下几万弟兄的生计,考虑我自己也有一腔抱负,考虑东北之局势确实比较复杂,我根本不在意这个总督的差使。”唐绍仪微微一抬眼镜,道:“将军言之确凿,我等自然是放心了。只是如今俄军占领三省全境,此前让他们退兵的时候已经被迫租借辽东半岛,如今再要他们退兵,恐怕是更加困难,朝廷望将军出面斡旋此事,当今中国能和俄国人谈妥此事者,恐怕只有将军了。”
宋彪沉默不语,他其实也知道此事有点难以善了,稍加思量,他道:“暂时先不要谈太多,等日俄两国正式停战之后,我再和俄军总司令单独就此洽谈。我此前和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阁下对此有过一次交谈,总的来说,我个人感觉他并不是很赞同俄国强行割占东北,这将迫使英俄关系急剧下滑,在目前的情形下,俄国实际上已经得罪不起英国,只是德国也在怂恿俄国,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阁下并不能明确的做出判断,但如果我能说服他的话,以他和沙皇陛下的关系,或许是能说服沙皇。在日俄正式停战之后。俄国米哈伊尔大公会代表沙皇抵达奉天举行全军的庆功仪式。届时,我可能会被授予俄军的步兵少将,也可能是中将军衔。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我可以和米哈伊尔大公亲自会谈一段时间。我的意思就是这样,与其和下面这些盲目乐观的官员交涉,不如等我直接和俄国上层洽谈。”
唐绍仪想了想,问道:“以将军所见,不知如何才能说服米哈伊尔大公?”
宋彪答道:“我也不知道,届时只能是见风使舵,见水推舟了。说之以情,晓之以理肯定是屁话,别人都将部队派到家门口还谈什么到底,关键之所在恐怕就是直呈利弊。其实我倒觉得俄国此次退兵的难度不太大。关键是如何长久应对,永固东北。我心中倒是有对策,可惜就算我说了,哪怕我真的是以东三省总督的身份说了,以我对朝廷的了解,特别以北洋水师为例,最终还是没有大用,所以,我若做了东三省总督,怕是也要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朝廷一贯如此。我纵然被俄人尊称为亚洲拿破仑,那又能如何?”
他这番话倒是真心话,满清朝廷是真的一点指望不上,于其指望满人政权,还不如等着实力足够强的时候一波推倒,自己做皇帝操控大局来的痛快和实在。
只听他这番话,荫昌不由得问道:“将军不必如此哀叹,朝廷已是发奋图强,各方志士都有改良新政之志,如今中国又有将军这样能征善战的兵法大家。何愁不能御敌?只是不知道将军以为如何才能永固东北?”
宋彪思量片刻,答道:“三年卧薪尝胆,在东北操练十万固守本土之精锐,操练之法一律采用欧美新军,枪械弹药全部和俄军一致。三年之后。再引入英美肘制俄日,则可暂时稳固东北的局势。我手中若有十万精兵。再加上我的名声和能耐,即便俄日两国也不敢轻易再犯关东。关内有袁世凯和张之洞大人操练新军,想必也不会有大事,所以这五六年内,甚至十年内,本朝还是可以放心的。至于十年之后,那就不好说了。所谓永固东北,自当效法德日两国,抓紧时间实施新政自强,除此之外别无他策。”
荫昌赞道:“将军所言甚是。其他的事,我还不敢说,至于将军要在东北操练十万精锐,朝廷上下自当是一力支撑。”
宋彪摆了摆手,道:“鉴于北洋水师的前例,我就不太报着太多希望了,如果朝廷真的任命我为东三省总督,我还是自行在东三省筹集款项。东三省这个地方,若是开垦经营得当,十万西式精兵还是养得起,至少是勉强能养得起。”
荫昌赞道:“将军若能在东北以关东之力维持十万精锐,无需朝廷拨款,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我回京师之后必定会禀奏太后,懿请圣裁。”
宋彪并未答话,慈禧那种人不能小看,究竟安的什么心,谁能知道呢,说不定就根本没打算将东北给他管。
唐绍仪却问宋彪道:“将军手中目前还有多少兵力?”
宋彪平淡的答道:“不多,目前有三万兵力。辽阳一战让我此前练了半年的精兵损伤过半,眼下的这些士兵都是近几个月里重新操练的,大约还需要半年才能勉强一用。枪械弹药倒是不缺,别说步枪有六七万支,弹药充裕,便是火炮都有四百门,机枪三百余挺,都是德造法造的好炮和好机枪,日本和俄国战马总计一万六千匹,挽马两万余匹。”
他故意有点夸大,真将唐绍仪和荫昌吓了一惊,全中国都知道宋彪在日俄战争中捞了不少好处,据说光是田地就占了上万垧地,还拿到了抚顺鞍山等地的煤铁专营权,手里有钱有粮,可这么多炮和机枪真是太让唐绍仪、荫昌两人惊颤了。
就这实力,再加上宋彪的能耐,指不定真能一口气打到京师。
宋彪眼下还不造反,坐等满清朝廷封一个东三省总督的小差事,那真算是很忠心了?
荫昌肯定是最惊悚的,他是满人嘛,心里很清楚满人和朝廷最怕的是什么,说起来还真不是怕俄国割占东北,就怕宋彪这种强者挥师南下,背后若再有俄国支持,大清危矣。
其实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只是大家都只知道自己的经难念罢了。
平心而论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