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于禁之策(1/2)
196年6月中旬,曹操的大军南下,到达了伏乐之外,与纪灵的大军展开了对峙。
此时,相县失利的消息也传到了身在伏乐的纪灵手中。看到徐晃传来的文书,纪灵非常高兴。
这次徐晃顺利撤退,相县一片地区就空了出来,曹军可东入徐州,亦可西进陈郡,无论于禁的偏师走哪边都可以给攻击楚军的曹操与刘备带来好处。
按照计划来讲,纪灵必须保证让曹操能够到达谯郡,以此来使得他据有谯郡北部,为楚军指点出这些地区有那些人需要清除掉。
可如今的局势下,曹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在伏乐拖住楚军,让于禁的偏师抄纪灵后路,从而正面战败纪灵,奠定胜局;二是挥师东进,绕路梁国到谯县。
这两种抉择中,纪灵最惧怕的便是曹军挥师东进,绕路通过梁国,然后从梁国南下谯郡。只要曹操这样选择,纪灵就不得不在谯县与曹操军打过一场。
那谯县乃是曹操本家发家的地点,当地豪强与曹操的关系理都理不清,若是在谯郡与曹军起冲突,纪灵不仅要担心城外的曹军,还要担心城内的人叛变。
这谯县可不是相县那样的地方,曹氏与夏侯氏的力量太强,以他们的威望,振臂一呼,谯县大半的豪强地主都会应声起事。
想来想去,纪灵也可以肯定,要不了多长时间,曹操就能够得到于禁占据谯郡北部相县的军报。汝南方向本身就有荀攸的布置,加上纪灵吸引火力,曹操选择汝南为进攻方向的可能性不高。
现在纪灵要做的,就是名正言顺的让自己从陈郡的伏乐脱离开。唯一的机会就在于禁的身上了。
楚军在谯郡一地布置的军队不多,相县的徐晃算一路,其余的地方也就重要县城有一些人。徐晃败了,那么唯一的撤退之地便是相县南部的当邑,以此防备于禁率军南下。
如此一来谯郡北方就没有了楚军的大批士卒,于禁可东进彭城国,又可西进攻取谯郡。
纪灵要等待的就是让于禁所部攻下谯郡。只要谯郡陷落,那么纪灵的部队就会被切断南方谯郡的补给线,随时能够被曹军前后夹击。陷于这样的危险之下,纪灵不与曹操交战便撤军到陈县与新阳等陈郡南部地区也就说得通了。
因此接到了徐晃的奏报之后,纪灵立刻动了起来。谯郡这样特别的地理位置,若纪灵不做安排便将之送到曹操手里的话,为免太假,定会让曹操怀疑。为了使得一切看起来自然,纪灵特意派出了2000人南下谯县,前去做为防守。
说是防守,其实不过是为了把谯县的物资悄悄运出来,运到纪灵军中,不让曹操获得。同时这些人也是前去谯县指挥构筑防御工事,给曹操一种纪灵得知相县失利之后,欲撤军驻防谯郡的错觉。
纪灵已经出招了,曹操也没闲着。看到纪灵突然派了一只数量不多的军队南下,曹操就猜到于禁那边肯定取得了成果。
现在纪灵派遣军队南下,肯定是接到了军报,知道腹地有可能受袭,从而派兵前去防守。
纪灵没有派大部队南下,让曹操觉得是一种非常大的失误。以2000的人数防守南部谯县,若在一般时候倒是足够了。可要知道于禁的大军可有10000人,就算损失一部分,在这怎么说也有个5000人吧。于禁要取得谯县根本就不难。
但想让于禁夺取谯县,曹操就必须得拖住纪灵大军,不能让他们撤回谯县。思考了形势,曹操当即作出了安排,他让手下的大军分为三部分,一部镇守在伏乐西面,另外两部防守于太康的西方与南方。
伏乐与太康距离并不远,不过60余里的距离,曹操如此分兵并不会导致兵力被严重分散,相互救援很容易。
曹操分兵将楚军南下的道路堵住,纪灵顿时乐了。从曹操的布置上,纪灵就看出他是欲死死困住他的大军,不让他们南下。这正合纪灵之意,纪灵只是做了一些守城的调整之后,便没有做其他的安排。
曹操与纪灵纠缠不休,谁也不敢轻易下达总攻命令,可东面的于禁所部却没有这个顾虑。
相县紧靠徐州彭国,西进二百里左右便是谯县,地理位置对曹军来说非常重要。
现下三家攻袁唯一听到有所进展的便是于禁这一支军队,而占据了有利地位的于禁的行动,将是接下来打开各方局面的一个突破口。
如何打开局面,在相县休整的三日时间里,于禁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好的计划。
楚军在徐州的布置着重防御的乃是郯城一线地区,而对于彭国,只有少量的军队维持彭国的稳定,他们并未在彭国一地设置大军。
楚军的这种布置不过是出于谯郡与徐州俱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对彭国置之不理,可以说是楚军的一种战略布置而已。也许是楚军并未想到,徐晃的5000之众,据守相县这样的重镇,还会使得相县落于敌手。
相县陷落,彭国便完全不设防了。于禁若是东进徐州,即可取得彭国,威胁郯城一线楚军的后背。
考虑到相县距离谯郡的距离太远,若直接从相县出发,西进攻取谯郡,那谯郡北方的纪灵大军定然会得到消息,以此早作安排,或是从后方调遣部队北上增援,或是直接抛弃掉北方地区,南下据守。无论哪一种情况,对曹军都是不利的。
为了使得自己的目的不被人看透,于禁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混淆楚军的视听,明修栈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