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朝(1/2)
之后的几天,没什么事情,无非就是一些家庭琐事,比如买几件家具,定几样首饰之类的。胰似淅秩谌冢毕竟先前陆炳文在外为官,一家人聚少离多,现在在京城可以团聚,怎么能不高兴呢?
不过团聚的时候,时常还是会想起远在他乡的陆博明和陆寒枫,尤其是陆寒枫这个活宝二叔,几年都没见过了,陆金瑶还真是很想念,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做些什么事情。
陆寒枫这几年很少写信来,云氏没少担心他,却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只知道已经不在四川,没办法去寻找他。
就这么过了几天,陆金瑶终于正式出现在京城文武百官的视野中,身着官服,精神抖擞的去上朝了。
其实让陆金瑶上朝这事,不少老夫子都很反对,说什么“女子就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朝堂是男人们的地盘,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过来算什么事?
古代教养良好,家规森严的大家闺秀出门都还要带面纱,不能随便出门,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虽然天启王朝的风气比较开放,但也没开放到可以让女子上朝议事的程度。
女官制度虽然在天启王朝实行了很久,可除了制定女官制度皇帝那位青梅竹马,后面也从来没有过女官拥有实权的,所以怎么安排陆金瑶也是个问题。
一群迂腐的卫道士在早朝上唾沫横飞的讲述了陆金瑶为人如何伤风败俗,如何不守妇道,其实这纯属扯淡--陆金瑶还没及笄呢,哪有这么些规矩的?
最后皇帝冷冰冰的问了一句话:“按照诸位爱卿的意思,如果商部有什么事宜,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到陆大人家里去议事?她既不能上早朝,不能抛头露面,是不是朕也要去陆府听她汇报啊?”
于是一群人闭嘴了,终于没有人再对陆金瑶说三道四。
结果这事算是结束,谣言又起,说陆金瑶明明是个乡下丫头,还能提出什么什么法案,什么特区,这不合理啊,肯定是被妖怪附体了,说她是个妖女,终究要祸害王朝江山。(. 天监的官员拿出了种种“证据”。
古人迷信,而且这谣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于是又有一群人跑出来说陆金瑶是妖女,让皇帝做一个明君,不要被这妖女给迷惑。
皇帝心道,朕要是真信了你们,那才是昏君呢。
他干脆写信给天师府让天师府来证明,萧天师立刻给陆金瑶证明说她不是妖女,而是对江山大有好处的神女转世。
其实萧天师原话是“陆师侄命格奇特,山穷水尽之处却又呈现生机,是有大福之人。”
墨谨是个很懂政治的皇帝,立刻把这番话加工了一下,把陆金瑶变成了“神女转世”,并且以特区的繁荣证明陆金瑶带来的是福气而不是灾祸。
于是谣言也渐渐平息了下去。
其实这些都是那些跟陆金瑶,或者说跟皇权、跟陆金瑶有利益冲突的世家干的好事,他们恨陆金瑶恨了很久了,每天都想方设法的陷害陆金瑶,结果回回都不成功。
这些世家在心里暗恨:明明是个乡下丫头,结果还有皇帝给撑腰,真是没天理,早晚要叫你好看。
从本质上来说,世家看陆金瑶不顺眼,都是因为皇帝对陆金瑶的看重。皇帝越是看重陆金瑶,越是重用她,陆金瑶跟世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越来越大。
说白了,皇帝把陆金瑶当成挡箭牌。
皇帝抬她、重用她,无非是陆金瑶能给他带来许多的利益,比如金钱和前所未有的产品,又能吸引世家的仇恨成为世家的眼中钉。
如果有一天陆金瑶真的倒霉了,那也一定跟皇帝有关系,而不是因为这些智商有限的世家。
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这样。掌权者心里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说到底,皇帝潜意识中也没瞧得起陆金瑶,以为陆金瑶不会有什么想法或者看出什么,不过把她当成一个乡下会赚钱的丫头罢了。
这也是云氏为什么一直对陆金瑶十分担心的原因。
可陆金瑶,未必就那么忠君爱国,对皇帝深信不疑。政治的黑暗,她也是很了解的,历史上兔死狗烹的事情难道还少吗?要是没有点儿政治嗅觉,她也不会敢于进京上任的。
自从到了京城之后,陆金瑶就敏锐的感觉到针对她的事件变多了,心中怎么可能没有想法呢?
但作为一个新人官员,她需要表现的就是不卑且不亢,自信且内敛,先给文武百官和皇帝留下一个深刻而且良好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能让人小瞧了去,不然以后麻烦要比现在多许多倍。
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
就好像暴发户不管怎么刻意的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是装不出来的。
尤其在古代,人们对女性本身偏见就极大,很有歧视,因此陆金瑶更要好好利用这个第一印象效应。
好在陆家对礼仪的教养也相对严格,陆金瑶前世也系统的学习过礼仪(虽然是现代商务礼仪),前世见过的场面也不少,总不至于会丢脸。
--曾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