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辛弃疾(三十首)(3)(3/4)
塞外声4。沙场秋点兵5。马作的卢飞快6,弓如霹雳弦惊7。了却君王天下事8,赢得9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释】
1挑灯:挑亮油灯。
2角:号角。这句指出从醉梦中醒来,回忆起梦里所听见的即:起义军营盘里响起的接连不断的号角声。
3八百里:指牛。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bo驳)。见《世说新语·汰侈篇》。麾(hui灰)下:部下。炙:烤熟的肉。这句指战士们分到犒赏给他们的牛肉。
4五十弦:古瑟。这里泛指军中乐器。翻:演奏。塞外声:边地悲壮的战歌。
5点兵:检阅军队。
6的卢:马名。相传刘备在樊城曾乘的卢“一踊三丈”跃过檀溪,得脱离险境,免遭刘表暗害。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世语》。
7霹雳:雷声。这句指射箭时,弓弦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8天下事;指收复中原这件大事。
9赢得:博得。
【简说】
题目说是壮词,内容就是他当年在起义军中战斗生活的回忆。以此寄给陈亮,则是由于后者能够理解他写作此词的心情。
首两句从醉中不忘建功立业到酒醒梦回,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响亮的号角声,梦中的一段往事又浮现在词人的耳际眼前。号角声中展开了进行得很激烈的战斗场景:广阔的原野上,起义军的营盘星罗棋布,战士们用快刀分割熟牛肉尽情啖食,军乐声响彻四野。秋高马肥,正是沙场点兵,长驱出征的大好时节。
下片继续梦中情景:作者年少英勇,他身骑战马,迅若流星;拓开大弓,声如雷鸣。他斗志昂扬,所向披靡。末句一落千丈,既叹息陈亮的不遇,也感慨自己的失意。
这首词的结构密切配合内容,打破了上下片分述一事的传统写法。结尾一句,词意陡转,梦境消失,从过去回到现实,一声忧愤的长叹不仅结束了全词,而且又与起首的醉眼看剑互相呼应。
鹊桥仙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1。东家娶妇。西家归女2。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注释】
1这两句写作者醉后出游,在飞泉之前扶住怪石小憩,待到酒意渐消时,发现前回酒醒也是在此处。
2归女:嫁女儿。古时女子出嫁叫归。
【简说】
这是写晚间山行,作者眼前出现了农村里娶妇嫁女、灯火笑语的镜头。接着又展开了更为广阔的千顷稻香的场面。在这里,作者不仅怀着欣悅的心情描绘了生动的农村风习,还对即将来到的丰收季节表示出极大的关注。
鹧鸪天黄沙道中1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松菊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2。
【注释】
1黄沙道中:指黄沙岭附近。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乾元乡。辛弃疾在这里建有“书堂”。
2才思:本指才情。这两句是说乱鸦没有松菊竹擎残雪的雅量,经常跳上去把琼瑶(指残雪)踢落下来。
【简说】
上片写初春时节,溪山如画。轻鸥、荒犬、虚船、野妇,使画面生意盎然。下片写松菊竹经冬不衰,还要“擎残雪”与疏梅斗妍,这一局面却被乱鸦破坏了。作者以松菊竹暗喻爱国志士,疏梅,乱鸦则隐指权贵、奸佞;字里行间,寄寓着退隐期间不忘国难的沉重心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1,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3。
【注释】
1苏轼《杭州牡丹诗》:“月明惊鹊未安枝。”周邦彦《蝶恋花》词:“月皎惊鸟栖不定。”都是说月明则惊鹊,要离枝飞去。
2听取:听着。两句说蛙声一片,似乎在告诉人们丰收在望。
3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子。这两句是说转弯过桥,忽然看见了在土地庙边上的那家熟悉的小店。
【简说】
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悅之情,油然而生。
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1,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2。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3。我见青山多妩媚4,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5,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6。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7。回首叫、云飞风起8。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9。知我者,二三子10。
【注释】
1邑中:指铅山县东二十里期思渡。停云:亭名。陶渊明《停云》诗说:“停云,思亲友也。”作者用以为亭名。
2甚矣吾衰矣:《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句有吾道不行即壮志无法实现之意。
3白发: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公:这里是作者自称。公喜:王恂、郗超有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