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益逻辑(1/2)
大卫说,德国威廉二世的战略调整,直接导致了德国向着一个错误的方向迅速划去。
他们盲目的制订巨大的战略目标,在自己羽翼还未丰满的时候,就已经招引了太多的敌人,因而,在对手的瞩目之下,你再也没有赶超对手的机会了。
陈中说,一个国家或地区战略性的错误是致命的。如果战略的方向出现了偏差,那么,即使你拼了命的去努力,最终也逃不过失败的结局。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方向错了,你每前进一步,就是巨大的后退。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方向,即使发展再慢,他始终会站在不败的地方。
德国威廉二世不单是战略方向出现了偏差,没有搞清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而且,有表现出了绝对大国的清高,这种清高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威廉二世极不成熟的政治品格。
威胁判断是制定战略的前提。威胁判断,就是要明确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次要威胁和潜在威胁。同时,要明确直接同盟友和间接同盟友。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环境中,确定主要威胁并不容易。主要敌人一旦确定下来,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除非国际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否则,就不要轻易改变。
当年的俾斯麦深知德国地处中欧,战略环境复杂,四周强邻环伺,只有巧妙地处理好大国关系,力避两线作战,集中打击主要敌人,才能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他始终将复仇情绪强烈的法国作为主要敌人,拉拢和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法国,所以采取了“联奥、拉俄、亲英、打法”的大国外交战略。
但其继任者不理解俾斯麦的深刻用意,不明白大国外交的复杂性,采取了“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的简单化、情绪化的处理办法,致使德国在与法国争取盟友的斗争中一败再败。
首先是拒绝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客观上促成了法俄同盟的建立。该条约是俾斯麦大国外交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虽然不能保证俄国在德法战争中支持德国,但却能防止法俄接近,因为它可以束缚俄国的手脚。
拒绝续订,等于给俄国行动的自由,促成了法俄接近直至结盟。1893年,法俄正式结盟后,德国的安全环境急剧恶化,面临着东西两线腹背受敌的险境。
其次,争取英国再遭失败。法俄结盟后,欧洲大陆形成了德奥意同法俄互为对手的两大军事集团。英国老大处于“四两拨千斤”的地位,谁能争取到英国的支持,谁的力量必将倍增。
当时,英国与法俄集团的矛盾远远大于与德奥意集团的矛盾。应该说,德国争取英国有较好的条件。两国内阁中都有人强烈主张建立英德同盟。1898年至1901年英德进行结盟谈判,英国的目的是结成地区性同盟以抗俄,而德国的目的却是要建立英国与三国同盟之间的全面同盟,最终谈判不欢而散。
造成英德谈判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德国“不全宁无”的态度。德国认为英国与法、俄矛盾尖锐,不可能和解,因而得出结论:英国需要德国大于德国需要英国。这完全是误判。
事实是:英国有更大的行动自由,是德国需要英国,而不是英国需要德国。对英国提出过分要求,不仅使自己丧失了与英国达成妥协的机会,而且使英国对德国的战略企图产生了怀疑。
当然,英德谈判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德国企图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大力发展海军,挑起同英国的海军竞赛,挑战英国的战略红线。英国认识到,谁想夺取制海权,谁就是主要威胁。去年,英法签订协约,宣告德国在争取英国的竞争中失败。
德国不善结盟导致腹背受敌,在大国的政治博弈中,始终用一种情绪化的处理方式,而宁愿摈弃自己的切身利益,这种孩子般的不负责任做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让德国陷入极其孤独的境地。
另外,地缘环境始终是影响国家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个国家的地缘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战略资源的投向和战略方向的选择。
陆海大国与海洋大国争夺海权,皆以失败告终。
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海权关系到海洋大国的生死存亡,它们必然倾全力发展海权,而陆海大国既要发展海权,又要发展陆权,造成资源分散,最终陷入被动。
第二,陆海大国地缘环境相对复杂,海洋大国易搞“离岸平衡”。英国曾多次利用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牵制法国;后来,又利用法国、俄国制衡德国。
陈中说,大卫将军此次来海南的目的,其中不无这样的因素吧。大卫将军笑而不答,其实,这是聪明人之间不公开的秘密,这就是所谓的利益逻辑。
第三,远洋海军消耗庞大,后勤补给困难,需要遍布全球的基地网,陆海大国难以承担。
德国的地缘环境决定了它主要是一个陆地大国,其主要敌人是法国,主要资源应投向陆战力量。
但是,威廉二世是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海权论”的狂热信徒,早在1897年就宣称“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当时,德英海军之间的差距是1:7。
德国国会于1898年3月通过《海军法》,计划大造军舰。德国疯狂造舰的计划,不仅将自己置于与海洋霸主英国对立的地位,而且耗费了大量资源,严重影响对陆军的投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