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第462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2/3)
别是当简易版的,装载了机枪、火箭筒和火炮的装甲列车,和复兴军骑兵旅的装甲马车配合,一次性歼灭了两万多蒙古士兵之后,林丹汗直接派遣了自己的继承人,拿着传国玺带着白马和白骆驼到达了新京特区,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新皇帝王书辉本人表达了彻底的臣服。现在的京张铁路沿线上,已经“重新回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蒙古地区群众以及到张恒地区进行贸易尚未回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蒙古牧民们,看到呼啸而过的火车立即五体投地的怪异举动,已经成了京张铁路沿线上一道特殊的风景了。
坐在农业部畜牧总局第三分局的专列上,无论是跟着林雨泽上任的察哈尔专区的机关工作人员还是畜牧总局第三分局的干部和技术员们,他们都能都透过列车的车窗,欣赏到了这一特殊的风景。
安吉斯部是察哈尔蒙古部落中一个非常小的部落。从这个部落的名字“安吉斯”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和一般的蒙古部落不同,这个用耕犁命名的小部落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部落。
要是有人认为蒙古人完全的不进行农业生产,那就是胡说八道了。游牧民族可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游牧才游牧的。完全是因为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以及极端的外部环境限制了他们向农业文明的迈进,所以他们才不得不选择了游牧的生活。
任何物种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种群的繁衍和扩大,游牧文明本身对于人口的承受能力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游牧民族当然希望可以通过农耕手段获得稳定的生存资料从而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种群。
只不过农业生产活动虽然几乎没有任何的技术难度和门槛限制,但是农业生产也是一个需要一个民族成百上千年的积累才能全面掌握的生产技术,所以就像自己的学生后金女真掠夺中原人民为他们种地一样,蒙古人这个老师,才是开创了掠夺汉人为奴隶的先河的。
从明朝中期就已经开始出现的板升,就是一个明证。
汉族人民通过种植土地就可以稳定的获得生存资料。对于这一点,蒙古人民是非常的羡慕的。自然而然的,他们就会从被掠夺到草原上成为农业奴隶的汉族人民手中学习到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
只不过在广阔的蒙古草原上,需要大量水资源的农业生产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进行的。
安吉斯部的祖先就是在板升生活的蒙古人。他们学会了在草原上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后,一直传承着这一生产技术。所以即使这个部落的战斗能力不强,可是强如察哈尔部这样巨大的蒙古族部落,还是对于他们非常的优待的。
然而不幸的是,优待并不代表安吉斯部落就可以免除他们对于察哈尔部落的首领林丹汗的义务。在1636年初林丹汗的“作死大战”中,只有三百人的安吉斯部也被抽调了一百多个战士随同部落首领追随林丹汗作战。
真的非常不幸。就像草原上的所有弱小部落一样,作为炮灰而存在的安吉斯部的“勇士们”,在对复兴军的第一轮进攻中,瞬间就被复兴军的火炮炸成粉碎。安吉斯部的首领和首领的继承人,他的小儿子,都在战斗中化成碎块儿。只有在后方负责驱赶牛羊的后勤工作的几个安吉斯部的老牧民,才在这场地狱般的战斗里幸免于难。
几乎损失了所有青壮年的安吉斯部遭遇了灭顶之灾。然而比较幸运的是,几个成为复兴军俘虏的老牧民被放了回来。随着他们的回来,只剩下老弱病残和十来个青壮年的安吉斯部获得了新生。
他们得到了复兴军的允许,可以在距离张恒不远的复兴军西湾子军马场附近,为复兴军提供后勤服务。
安吉斯部之所以能够得到复兴军的庇护,原因是安吉斯部那几个被复兴军俘虏的老牧民中,有一个叫做哈日瑙海的老牧民会说汉语。
对于复兴军来说,用武力消灭蒙古人几乎不存在任何的难度,但是掌握了汉语和蒙古语两种语言,能够为复兴军提供翻译服务的人才却是非常难得的。
正因为哈日瑙海会汉语,能够作为翻译帮助复兴军和蒙古俘虏沟通,所以哈日瑙海所在的安吉斯部才会被复兴军安置在了西湾子地区。
谁也没想到,会汉语能够成为一个让自己的地位迅速上升的技能。
在林丹汗的三万蒙古“大军”灰飞烟灭之后,北撤到北蒙地区察哈尔各部,开始疯狂的寻找会汉语,能够说点汉话蒙古人。要知道,实力大减的察哈尔部能不能在即将到来的蒙古各部和多尔衮女真部落的攻伐下生存下来,完全要看中华朝廷对林丹汗的臣服是否满意,会不会在之后对察哈尔部落进行册封和扶持了。
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复兴军庇护的安吉斯部成了察哈尔各部的香饽饽。
急需和中华朝廷拉关系表忠心的察哈尔各部,以及一些开始对林丹汗的前途比较不看好的原本臣服于察哈尔部的蒙古部落,开始频繁的和安吉斯部联系,希望能够和复兴军进行有效的沟通。
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复兴军对于他们的积极靠拢唯一的反应就是,全面的开放了张恒地区对草原各部的贸易活动。
蒙古人缺乏什么?可以这么说,除了牛羊马等等牲畜之外,蒙古人什么都缺。在一口铁锅都可以换取一匹战马的时代里,复兴党强大的工业能力,对于蒙古人来说简直就是长生天的福音。
在复兴党全面开放了张恒地区的贸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