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哥哥面前有条河(2/3)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一旁的虎叔,这时开口说话了。
“小家伙,这个陈家牌坊是清朝道光年间构建的,陈老太爷高中举人后,在当时可是小镇近百年来第一个文举人,镇里百姓在放榜后,得知老太爷高中后,当晚就纷纷敲锣打鼓,点燃鞭炮,仿佛过年一般。”
“随后各家各户便筹钱雇人做了这个牌楼,上面‘陈家冲’还有两旁柱子上的诗都是老太爷题的字,而且这个小镇以前可不叫陈家冲的,是后来改的。”
这么牛皮?陈龙庭看着牌楼上的‘陈家冲’三个大字,顿时觉得自己陈家真是不得鸟啊!牌坊的石柱还上刻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浓浓的思想情节啊,看着时不时从牌坊下走过的人们,面色普遍不错,气色倒是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神色也似乎不急不缓,和陈龙庭想象中的民国不同,在他脑海中以为民国的人脸上都应该是菜色的,在这个经常吃不饱饭的日子里,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
这些从牌坊下经过的人们,有穿着长袍的中年男人,有穿着汗衫推着独轮车赶集的汉子,挑扁担的,卖糖葫芦的,三五个女子带着衣裳,提着水桶河边去的,甚至还有一些半大的年轻人,在牌坊下踢着皮球,玩的到是十分欢乐。
看样子,这个民国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差嘛,牌坊前方是门市,一条不短的街道,两旁都是一些青砖木质混合建筑,有酒楼、茶馆、客栈、商行、米粮铺、包子铺、...等等,路边两旁还有许多小摊,各种叫卖的声音络绎不绝。
“炊饼!新鲜的炊饼!”
“柠檬水,柠檬水!好喝的柠檬水!”
“包子!是孙记的包子!刚出炉的,在我这里买,不用排队哟!”
..........................
我擦!这简直就是门庭若市啊!不出来不知道,一出来吓一跳!想不到陈家冲这个小镇这么热闹!
柠檬水?民国时期就有饮品了?那个卖炊饼的,这个叫卖的方式怎么那么熟?好像是在哪里见到过一样,还有那个卖包子,你节操掉地上了!卖包子居然也有二道贩子,真是服了!
陈龙庭,站在牌楼下,闻着巷子里传来的香味,顿时口水直流,哇咔咔,我要从头吃到尾!陈龙庭,立刻冲向那个卖炊饼的地摊哪儿,吼道:
“老板,给我来一个新鲜的炊饼!不新鲜不给钱!”
矮个子老板吓了一跳,这尼玛是哪里来的小屁孩,不给钱?不给钱老子把你屎都给打出来!心中骂道,但脸上却带着笑容说:
“保证所有炊饼都是最新鲜的,一个是吧,我这就给你包好,三个铜子!”
民国一年,这个时期货币比较乱,大多是按重量计算,早在光绪八年1882年,开始慢慢就出现银币,那个时候因铸造数量甚少,后世罕见。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是洋钱,随后的时间里慢慢的在铜钱上面取消了贯,银两,货币等级逐渐分为:十铜为一角,十角为一元,十元为一银圆(元),即一两币,此银元也称洋钱,1910年9月,清政府度支部奏定,发布‘币制则例’,规定了以银元(含七钱二分)为国币。
接过炊饼,转头看向虎叔,十分卖萌的说道:
“虎叔叔,先帮我垫着吧,回去我让老祖宗给你报销!”
江东虎,笑着点了点头,掏出钱袋,把钱币纷纷倒在手上,里面有光绪元宝(银元),宣统元宝(银元),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铜子。
其中,光绪元宝计重为:库平分七钱二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等币值,按重量当做一元、二角、一角流通。而宣统元宝则是总量没有更改,更改的仅仅只是年号,还增加了一些辅币面额。
陈龙庭看着一大堆的钱币,虎叔低头在手中寻找着相应的钱币,就觉得头大,清朝活该被推翻啊,每一个皇帝出一种货币,你这不是为难老百姓的吗?
陈龙庭叫虎叔给了一块银元给他看看,上下左右各一个字,四字组成‘宣统元宝’,上书平七钱二分(重量)掂量掂量,还蛮重的,比后世一块钱硬币可重多了。
按照民国的计算重量标准,一斤十六两,一两即十钱,那二十多块银元岂不是就一斤重了?而且,此时的一斤可是有668.19克,比后世一斤500克,可是要重多了!
至于后世鼎鼎有名的袁大头,现在还没开始发行,两年后袁世凯为了加强统治,才会更改银元的款式,数年后袁大头才会广为流通。
在江虎东在寻找相应货币的时候,炊饼老板却惊讶到:
“哟,这不是虎爷吗?您可别付钱啊,这个炊饼不值什么钱的,权当我送的。”
陈龙庭在一旁咬着香脆的炊饼,听着老板这样说,便道:
“老板,你认识我虎叔?”
老板看小屁孩这样说,立马接道:
“在陈家冲这个小镇,认识虎爷的人或许不多,但一说到青阳五虎,敢问这百十里地,谁不知道呀?我以前在青阳县也卖过炊饼,当时有幸见过虎爷出过镖。”
原来这样,大部分人对青阳五虎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这个炊饼老板却是偶尔见过江东虎一面,这才有了印象。
“一码归一码,你不收钱是哪门子道理?我买东西,要是不给钱,道上人听去了,岂不会引人耻笑?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