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独辟蹊径(3)领先思维(1/2)
顾长辉心里赞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思维缜密,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但他还是不动声色的追问道:“你的设想是不是太理想化了,选拔这些孩子去进行如此残酷的训练,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能承受得了吗?况且,一旦被国际上那些居心叵测的国家、政客们知道,我们的军队和政府会承受多么大的压力,你想过没有?有可能会使你的计划会中途夭折的。”
薛明淡淡一笑,“这不是问题,特种部队本来就是一个高度机密的部队,所有人员的资料都必须严格保密,一旦泄密这支部队就失去了出奇致胜的意义了,至于先期选拔时候,我们可以对外声称是军队特招的文艺兵、体育兵,并且初期阶段我们的文化知识教育会占很大比例,完全可以沿袭中小学的文化教育模式,这在任何国家都很正常,我们国家更是如此。同时,您的这个问题也引出来我的下一个要求,那就是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足够容纳这些人生活学习的地方,要不为外人得知,完全封闭,但还不能离城市太远,即便我们的计划是在极度保密的条件下实施,我也不想让这些孩子和社会脱节,他们应该随时感知社会的变迁,也能接触到外面的新鲜事物,只有这样,他们成型以后才不仅可以胜任任何形式的作战任务,还可以很自然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去,不会被时代的进步所抛弃,我们要的是精英战士,而不是战争机器,我相信未来我们的这支队伍会有很长久的生命力。”
顾长辉一边听着、思考着,一边在屋里慢慢的踱着步。
薛明看着自己的老首长,静静地看着,没有去打扰他。
屋子里静悄悄的,连在一边归拢资料的张怡也可以停止了手上的工作。
“薛明,你的想法不错,也挺超前,来之前总部首长特别叮嘱过,一定要不也余力打造一支适应未来战争的高科技的、现代化的特种部队,而且要尽快落实实施,各部门要全力配合。只是这十几年的混乱我们浪费的时间太多了,人才断代,装备落后,训练不系统,打一个小小的越南就费了那么多的周折、付出那么多的代价,真是不敢想象今后要是有更大的战争我们会如何去应付,这也是这次中越之战给我们敲响的警钟。为此总部首长特别召集了由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小组,专门进行了数次开会讨论,深入部队调研,也对这个项目进行了多次评估与修订,我也都参加了,最后中央相关领导一锤定音,并批示到‘应尽快实施,各部全力配合’,你看,这是上边的命令、还有一些具体的部署安排。”顾长辉说着从办公桌旁的一个保险柜里拿出了一个文件袋,“你好好看一下。”
薛明接过来快速地翻看起来,越看他就越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首长们的安排比我的计划可详尽多了,真好,真的好。”薛明有些语无伦次。
“你以为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白吃饭的?自打战争一结束,军委就组织了多次研讨,发现了太多的问题,你的报告只是在某些方面坚定了军委改革的决心,其实我们的情报机关关注其他国家的特种部队建设也有一段时间了,也提出过组建我们自己的特种部队的建议,只是因为打仗这件事才拖了下来。你的计划里是从社会上招募一些适龄的孩子进行集中训练,讨论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建议,但响应的很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部军事主官从自身考虑,希望能从自己的队伍里带出第一支特种部队,拔得头筹,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我还要去上边沟通、争取一下。这样,咱们分两步走,明天我到军委商讨招生这件事,你和张怡在这里留守,明天会有一批先期的工作人员前来报道,张怡负责安排一下,你着手写个计划出来,都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什么设备等等,尽量详尽些,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吗”顾长辉一口气布置完,抬眼看着薛明和张怡。
“我没有问题了。”张怡看了看薛明。
“还有一个就是训练地点,您和老总们商量一下,最好一起定下来。”薛明说道。
“应该有些眉目了,明天我再确定一下,时间也不早了,走,咱们吃饭去”顾长辉拿起自己的帽子,三个人一同走出了办公室。
命令很快就下来了,最终批准他们的计划,并且初步确定面向全国大中城市招收两千五到三千名1972年左右出生的孩子。同时严令各部全力配合,不得以各种借口掣肘、阻碍这项计划的实施。
举国体制下优点就是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去办成一件事。
在一周的时间内,一大批后勤保障人员包括一些专家学者都陆续到达筹备处,还有一部分人从各自所属部队直接赶到他们的临时集结地——西南军区某部的一个军区招待所。
而最让薛明兴奋的是训练基地有了着落,这是一个刚刚建好就被闲置下来、巨大的人防工程。说起这个基地,还真让顾明辉和薛明喜出望外,因为它规模、设计都大大的出乎他们的预料。
那天和薛明大致确定了方案以后,转天顾长辉就赶到总部去汇报情况,本以为对于从社会上招募一些适龄人员进行长期封闭驯练的建议会受到一些质疑,但在顾长辉陈述以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就顺利通过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薛明的计划在某一方面和总部的想法相吻合,同时总部这样安排也相应地避免了各方的利益之争。
眼见自己认为的最为困难的一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