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要火的节奏!(1/2)
《明朝那些事儿》的首印册数是一万册,在财经大学附属出版社看来,这个数字已经非常高了。在钱敏丽看来,这对于赵星驰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也可以说财大出版社对他的期望值还是可以的。
一般的新人新书,首印一个五千本,算是极好的了。
赵星驰能够首印一万,这还是看在了他是财经大学毕业生的份上。
赵星驰虽然不以为然,但毕竟没做任何的宣传,他自己又不是什么大牌,所以也就认可了。
《明朝那些事儿》上市第一天,统一都只是在昌南市而已。与此同时,财大出版社的网站上也多了这样一本书,除此之外,平平无奇。
第二天,《明朝那些事儿》的首日销售数据反馈了回来:三十册。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可喜的销量,但同时也是不太起眼的数字,毕竟册数太少了。
钱敏丽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星驰,这让赵星驰内心颇受振奋。虽然没有中一夜爆红的地步,但一天三十册的销量,没有任何的宣传,足以说明他倒腾地球文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可喜可贺!
赵星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赵卫国和母亲林宝伊,两老都为他高兴,甚至特意邀请了一大家子过来喝酒吃饭。
当天晚上,赵卫国喝得红光满面,大着舌头说他太高兴了,太欣慰了。
赵星驰哭笑不得,心下感动非常。
上市第三天,《明朝那些事儿》的次日销量反馈了回来:一百册!
震惊!
接到这个数据的钱敏丽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拿着这个数据的右手甚至都在发颤,因为她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个数字是真实的。
一百册,足足是首日销量的三倍还多!
这意味着什么?
钱敏丽用脚趾头想也知道。
作为一个在出版社工作的编辑,长年累月的在出版工作方面浸淫,钱敏丽深深的知道,这是一本书要大火的征兆啊!
没有任何的宣传,首日销量能够达到三十册,这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喜人的成绩了。在钱敏丽的工作当中,除了名作家和网络,她很少见到有新人的书能够达到这个成绩。
只是因为首日销量这玩意有点玄虚,所以她也没有在意,出版社也没有在意,只是开始从之前的无视变到开始注意了,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本书会火还是会扑街。
但是,次日销量不同。
如果说上市首日是试水的话,那么新书上市的次日,那就真正是检验一本书能火还是会扑街的一天了。
上市第一天,观众接触到了这本书,有人图新鲜,所以买了;有人觉得好看,所以买了;有人觉得这本书刚好触动了自己,所以买了……,买书的理由千奇百怪,并不一定是因为这本收好看。
但是,到了上市第二天,观众过了新鲜期,还会买回去的话,那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是因为这本书好看了。
除此之外,买的人觉得好看,他们就会推荐给别人看,或者别人借来看了,觉得好看,所以特意跑到书店去买。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一本没有任何广告宣传的书,要想火起来,要想达到次日销量是首日销量三倍还多的成绩,必须是靠老百姓的口碑。
结果出来了,《明朝那些事儿》的次日销量是首日销量的三倍还多,这意味着《明朝那些事儿》真的很受老百姓的喜爱,他们愿意掏钱买。
钱敏丽激动得血液发热,皮肤发烫,心脏噗通噗通开始狂跳,脸颊都红了:“这个家伙!这个家伙!还真被这个家伙说着了,他真的有可能成为大作家啊!”
钱敏丽想到了之前索要签名的时候,赵星驰信心满满的说的那句话:“你知道什么,我告诉你,等我以后成为了著名作家,我的签名就是潮流,就是水平!”
她当时以为赵星驰是吹牛来着,但是现在,这恐怕已经不是吹牛了,因为这即将成为现实!
钱敏丽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拿上数据就去找社长。
“哟,这不是小钱嘛,怎么了这是,脸红红的?不会是感冒发烧了吧,要不要去医院看看?”一个中年男人刚好从走廊右侧的一间办公室里出来,一见她的样子,立即走了过来关切的问道,右手也伸了出来,朝着她的额头伸去。
钱敏丽往侧边躲了开来,眼中闪过鄙夷厌恶的神色,冷冷的说道:“不劳王副总编费心了,借过!”
中年男人丝毫不觉得尴尬,若无其事的把手收了回去,笑着说道:“小钱啊,听说你签进来的那本历史天就卖出了三十册,是不是真的?哎,要说起新书运作这事,我还是有些经验的,如果需要的话,小钱尽管问我,我绝对知无不言言无……”
钱敏丽却压根不听他的废话,借着这个功夫闪身走了,快步向着社长的办公室走去。
身后,中年男人神色一滞,脸上随后就闪过一丝怒火,狠狠的回头盯了钱敏丽俏丽的背影一样,眼神中尽是贪婪炽热的神色:“臭婊子,早晚把你弄上床,到时干死你!”
钱敏丽能够感受到背后阴冷的目光,刺得她心下发寒,毛骨悚然。
中年男人姓王,全名王贵,是财大出版社的副总编,名副其实的二把手,仅次于社长兼总编的于德成。
说起来,王贵学识有之,眼光独到,但就是有一点令人鄙夷,那就是好色,而且极度好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