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荣宠(2/3)
。如果说升授光禄大夫很难得了,可是光禄大夫加上左柱国那就是了不得了升赏了,非有大功于国不可的。洪武三年封官大典上,得封左柱国的不过中山靖王徐达和韩国公李善长。徐达的左柱国又是武勋,文官得封左柱国不过李善长一人而已,其余的文官全都是右柱国,包括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刘基刘伯温甚至连一个柱国都没混上。
自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之后,柱国支撑便很少有人能够得到,靖难武臣还有得封柱国的,不过皆为右柱国,很多人都是死后得封左柱国,文臣却没有。一直到正德初年,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以顾明大臣得以进左柱国,继任者李东阳、杨廷和、梁康储、杨一清,虽然也得封左柱国,不过是因为正德皇帝的原因。
至于最近被加封的左柱国,便是万历首辅张居正以及后来的申时行。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万历皇帝还小,张居正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称为权臣也不为过。不过张居正一心为国,一心为民,获得权力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明朝的江山,为了百姓。
只是张居正的做法,得到了万历皇帝强烈的反,最后新政多半也不了了之。张居正半生的理想,如夏花般灿烂,不过也随之枯萎。对于申时行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人是做了九年内阁首辅,以年限得封左柱国。
脑海中将左柱国回想一便,孙承宗只能摇着头苦笑,虽然自己也想做到文臣巅峰,名留青史。不过真的到给自己的时候,孙承宗却觉得心惊胆颤的。
这些赏赐里面,荫一子为锦衣卫指挥使反而是最轻的,其实这也是极厚的赏赐了。卫指挥使已经是正三品武官了,这赏赐可以说是极为深厚了。况且锦衣卫的地位本就不同,锦衣卫指挥使只有一个,那就是骆思恭的位置锦衣卫都指挥使。
孙承宗的儿子有资格接任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职位,不过这件事情恐怕是没有办法发生了。这个看似实惠的赏赐,恐怕只能成为摆设。一来孙承宗是文官,儿子很可能是搏正途出身。虽然锦衣卫的指挥使并不丢人,可是愿不愿意两说。二来孙承宗已经是位高权重了,如果再有个儿子做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想来没人会同意。
在这几个赏赐里面,看似不起眼的是加封太子太师,天启皇帝还没有立太子,为何要弄这样一个职衔给孙承宗?要知道太子的身边有三师三少,这六个人是最重要的。
三师和三少分别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和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不过三少的地位是没有办法和三师相比的。在三师里面,太子少师是最高的官职。
以孙承宗的地位,这个太子太师虽然重要,可是却没原本意义上的那么重要。天启皇帝之所以给孙承宗这个官职,那是因为孙承宗是泰昌皇帝的老师,是天启皇帝的老师。如果再是太子的老师,那么孙承宗便是三代帝师。
将所有的赏赐全算上,孙承宗距离文臣的巅峰只差一步,那便是太师。现在的孙承宗是太傅,天启皇帝并没有进其为太师,这也是为了以后考虑。
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一种瞠目结舌的感觉,谁都想不到天启皇帝对孙承宗的荣宠到了这个地步。不过很多大臣也都看到了希望,这正是天启皇帝需要的。
看着在场神情激动的大臣,天启皇帝嘴角挂着笑容,虽然孙承宗的赏赐很重,不过在天启皇帝看来不过是些虚名。当然在文官的眼里不是这样的,这些虚名有的时候比命都重要。
不过天启皇帝知道如果这样让孙承宗回到内阁去当首辅,那么孙承宗绝对是另外一个权倾朝野的严嵩。虽然从品格上严嵩和孙承宗没得比,权势上却相差几。
对于皇帝来说,朝中铁板一块,拥有如此权势的臣子,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天启皇帝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当然天启皇帝的心理早有定计,不然也不会让孙承宗回京。
给予孙承宗如此的荣誉,天启皇帝就是为了告诉所有的文官,有功于国的,朕绝对不吝啬奖赏。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天启皇帝才能开始准备明年的事情。
等到情绪都差不多了,天启皇帝也没有挽留孙承宗,两年多了,孙承宗最想做的便是回家看看。恩准了孙承宗年前不用上朝,天启皇帝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回了皇宫。
虽然没有做什么,天启皇帝还是觉得有些累,似乎是身子没有调养过来,虚弱的很。
“皇上,这是御膳房送来的翡翠粥,温度刚刚好,皇上吃一点吧!”王承恩恭敬的端着一个小瓷碗,将翡翠粥端到天启皇帝的面前,这是王承恩在出去的时候吩咐御膳房准备的。
天启皇帝也确实是饿了,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点了点头道:“朕喝一点,不过朕有些渴了,你给朕准备点茶!”
“皇上,御医交代了过了,皇上还不能喝茶,奴婢给皇上准备了去火的水!”说着王承恩从一边拿过一个瓷盅,里面装着淡黄色的水,不知道是用什么泡制的。
不过天启皇帝看到之后便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将目光转到一边,天启皇帝沉声说道:“你去把这东西拿走,以后朕只喝清水就好了,那把他端走!”
“是,皇上!”王承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看天启皇帝难受的样子,王承恩连忙将东西端走。
在端出去之后,王承恩看了一眼里面黄色的东西,脸上的神色顿时变得很精彩。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