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清穿物语》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清穿物语 () >> 234 残园特色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26009/

234 残园特色(1/2)

等到梅兰妮收到秦炼用飞鸽传来的短信时,已是冬月了。

她正准备动身去北方。要赶在腊月二十前到大同,准备主持屈仪奉的婚礼。

短信上的词语虽然简练,梅兰妮却了解到了很多信息。

她告诉于立清和席羽绢,秦炼在宜昌江边买下了一片土地。

这些年来,大家对于秦炼的开发模式已经了解了。

秦炼的设点模式是在那处建一处码头,仓库,客栈和贸易栈。这样一来,所需的地方就不是一所两所院子的事,而是一片沿河的地方。

这样设点,坏处就是投资大,好处是回报快。

梅兰妮到达北京的时候,那里刚下过一场雪。一片白茫茫。

车马走的都比平日里要慢很多,花了几乎三个时辰才从通州到北京。一路上见到好几驾马车翻了。

冰天雪地的出行十分不易。

常婶见到梅兰妮自然是喜笑颜开。她刚抱上了第一个孙子。

看这她的样子,梅兰妮知道准是个小子,“什么时候生的?”

“昨儿夜里,他知道夫人要来,急着出来迎夫人呐。”常婶很会说话。

早知道将要有产妇,梅兰妮带着红糖,桂圆干,红枣等物送给了常婶,“那你还不在家照顾三妮?”

“她娘在那里,又不是皇后娘娘,要那么些人守在身边干啥?这大冷天的,赶过来不容易吧?”

“这一下雪,结了冰,路上就不好走,马蹄都打滑。”

“娘!”齐逸从大门进来。穿着厚棉衣,带着毛皮帽子和围脖,两手对抄在袖里。

梅兰妮看着突然长高的齐逸有点发愣。

常婶叫道,“小爷,和你说了多少次,这大雪天里不兴抄着手走路。万一摔一跤,容易摔断骨头的。前头张家的昨儿抱柴时摔了一跤,断了腿骨,现在还在炕上叫唤呢。你如果断了骨,缺了腿,看你以后怎么做官,书都要白读了。”

梅兰妮看着齐逸,眼里全是笑意,“听到了吧,这都是生活常识,好好记住。”

齐逸笑道,“知道了。”

“知道你还抄着手。”

“娘,你再唠叨,就成了正宗的欧巴桑了。”

梅兰妮闭紧了嘴。

齐逸道,“常婶,家里姜茶还有没有。”

“瞧,我这记性,快,快,进屋里,这姜茶早就备下了。我这就去端来。”

母子俩进了屋,房间里面烧着火炕和壁炉,很暖和。两人见面自然有许多的信息要交流。

今年大半时间,齐逸都在这里经营残园。

最让他得意的是,他仿造欧洲古代的露天剧场,在残园设计了一个小剧场。

舞台是由八根石柱围成的半圆,离地面有三层台阶。看台设计成了梯田式的扇型。由于中国人看戏时要包括吃喝活动,所以一层的宽度比较宽。要能放的下一张桌子,还要留出服务员的走道。

看台的设计很有创意,整平的地上种上了结缕草,这种草在江南被叫作攀藤草,十分顽强,除草时如果把茎留在土上,一场雨又能复活。而且长得很快。

舞台的石柱由郎世宁设计,加上了中国元素,一株凌霄花绕柱而上。为了让声音能扩大,舞台下面挖了井,放置了水缸。尽管是露天剧场,但是音响效果很好。

在京有很多中下层的官,他们的住房可不宽敞。一般朋友间喝个小酒还可以,如果要请戏班子唱戏,很多人都没法提供场地。

如今有了残园,几个人事先约好,请了戏班子到残园唱戏。亲朋好友可以相聚一起,打浑说笑,比起外面的戏院子又是两样。

所以,夏日里几乎每个休沐日这里都没有空过。

“来年,我让人在那里搭上天棚,这样,下雨也能唱戏,看戏。”

梅兰妮说,“有了天棚,还叫什么露天剧场。露天剧场要得就是这个情调,北京地区雨天少,如果真要雨天听戏,不如再搭一间室内剧场。外表弄的残旧些,里面设计的好一点,音响效果到位,剧场小点无妨,反正是包给家庭,朋友聚会使用。”

齐逸认真的考虑梅兰妮的建议。

残园因为仕林中的人常来,在北京已经有了名气。

每逢文人要搞什么活动,这里成了首选之地。夏天他们提供烧烤场地和工具,以及食物。小官们有时是几个人凑分子,有时是带了家人过来烧烤,这个过程是又玩又吃,很受欢迎,花钱又不多。而且回去时,客栈如今自己有车行,叫车也很方便。如今天气寒冷了,这里又提供暖锅服务。

涮火锅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年头的各种铜火锅制做精良。一般人家也能在家吃火锅。这时代火锅的肉比较丰富,羊肉,牛肉,猪肉,鸡肉,兔肉,鱼虾;还有很多野味,如黄羊,鹿,狍子等.肉切成了薄片,骨头加水,大锅熬汤料。

残园比较出色的是新鲜蔬果。大冷天,火锅旁放着绿油油的小青菜,小波菜,各类蘑菇,菌类,嫩绿的小黄瓜。如今,他家在廊坊建了大棚蔬菜基地。还有莲藕,慈菇等江南的水生植物。有时,客人吃了火锅后,还会买些新鲜蔬菜回家。最具特色的是,他们有些北方不常见的水果,他们的水果拼盘里会有菠萝,香蕉,梨,西瓜,哈密瓜,黄金瓜,白兰瓜,猕猴桃等。水果他家是不卖的。

再有,他家的茶水也是很有特色的。

讲到茶,这时的满人其实是不会品茶的。这点和当时的欧州人很像。

说到饮茶当然汉人领导世界潮流。他们说这个茶好,那个茶香,满人等就跟着抄价。所以很多茶,如碧螺春,狮峰龙井,庐山云雾这类的茶当时都被抄到了天价。真正问起到底好在什么地

状态提示: 234 残园特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