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南归(1/2)
叶惟世带着一家人乘着华家的海船往南行。
这没有乘惯海船的人,第一次乘船,都吐的一塌糊涂。
相比起来,还是和娘的晕船比其他人要好一些。但是,苦于小脚,平衡差,自己行动都不方便,更别说照顾他人了。
几天后,船来到了琅琦。他们在海上漂了七,八天,上岸后,脚踩在地上竞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这是和娘和她的两人丫头第一次来到南方。南国春早,北地还未脱去棉衣,这里正午只需穿单衣了。这海景和岛上的建设和设施,比北京都不差。和娘和那两丫头见了都很满意。特别是温泉,泡后疲劳感顿失。
除了叶惟觉的乡音亲切外,其余的三个人听着闽地方言,那真是到了“鸟语之乡”。
环姐替她们准备好了房间。带着他们去了房间。
环姐原是叶家旧人,见了叶惟世满眼是感慨。
惟世也一眼就认出这位曾在祖母身边的丫头环姐。环姐曾经很得祖母的喜爱。祖母去世后,她去叶家族坟替祖母守三年孝,这样,逃过了那一劫。
当年,叶家在莆田也是一个望族。爷爷叶明心是叶家的当家。管着族里的事务。
后来,刘荣华查文字案,硬是把他家祖上的留传下来的文章,说成了反清复明的宣传。叶家的祖上的确是参加了反清复明的活动,叶家与洪门的关系密切。
叶家受到了清查,掌门人要被砍头。当是,惟世的父亲是家中的长子。他把族里的事物交代给了弟弟叶邦田,自己陪着父亲赴了死难。
在家族封查之前,叶家老太爷,就把佣人遣散,又想法把长孙送出去。
环姐和叶惟世谈到了往事,都凄然泪下。
和娘过来,见两人神色暗淡,问道,“什么事?”
叶惟世说,“没有什么事,长久离开了家乡,听到乡音,让人感慨。”
和娘惊讶道,“家乡?你不是苏州人吗?”
叶惟世道,“我从小和弟弟住在闽地,父母去世后才去了婶娘那里。”
环姐原就是个人精,加上和华家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听的懂官话。听的他们夫妇俩的对话,知道叶惟世并没有把自己的出身告诉和娘。再和叶惟世说话时就十分小心。只是照顾他很是用心。都按他当年的喜好行事。使得叶惟世真有归家的感觉。
惟世见到自家旧人,也是倍感亲切。两人说好一起去祖坟祭拜。
环姐告诉他,“我将你祖父母和你父母的牌位都寄放在了这里的妈祖庙里。可以先去祭拜。”
惟世应了。和和娘说了一声后,和环姐带着香烛锡箔往妈祖庙去了。
文碧对和娘道,“那环姐与姑爷分明是旧识。”
和娘也觉着奇怪,但是此地语言不通,没法打听详细。让惟世的小厮帮着打听,那小厮也听不懂闽话。
家里又没有其他的佣人,来帮忙的人也是一口南音,无法听懂他们说些什么。
倒是原来华家保安队的人听说了惟世带了新娘子过来,十分好奇,过来探望。
在一起生活了几年,特别是两个和自己一去从福建逃生的伙伴。大家相见更是亲切。
环姐治食招待众人。大家一起叙旧说今的热闹了一番。
惟世问起华家兄弟的去向。被告之楚源与楚濂带着徐雪樵等人去了德化,他们在那里等他。
听了这话,惟世更是放安了心。
三天后,叶惟世一行人起程继续向德化行。这次有环姐跟着去。过了江,乘马车向莆田而去。这条道路也已经修好,两旁种着树木,都已成荫。
到了莆田,找到华记客栈安住下了。惟世和环姐就出门,去城外叶氏祖坟祭扫了一番。
惟世见自家坟地十分干净,知道有人照料,环姐每年清明,冬至都要过来扫墓。心中十分的感动。
又和环姐一起去南少林寺拜见了莱山。
莱山在方丈室接见了惟世。两人谈话良久。请他们吃了素斋。还派了人护送他们去德化。
在莆田停留了两天后,他们起程去了德化。
德化地势已高,是山区。虽然是山区,但是因为自宋元起就做外贸瓷,所以交通还是方便。有道路进去。
德化县城四处围山,和娘等人见了心里叫苦不叠,怎么会被发配到了这个地方。
县府衙看上去也很有年代了。和娘自从嫁到华家,住房的设施都很好,一路上住的也是华记产业。这会看见这样的破房子,她心里真是绝望。
好在楚氏兄弟的出现,让她感觉好了一些。进了闽地,第一次可以和人说话。
和娘向他们打听了不少当地的事。
和楚氏兄弟一起出现的有一位老人,年龄已经六十了。
那老人一看到叶惟世就泪下了,“大少,想不到老奴今世还能与你相见。”
叶惟世抢上前去,扶住老人,认得是自己爷爷身边的旧人,“文伯这些年可好?”
文伯道,“能活下来就是好了。”说着老泪纵横,“想到老太爷我这心里一天都不好过。从我八岁就在他身边听差。怎么多年我就没有离开过他。那是个多好的人,怎就这样的收场?”哭完了老太爷,接着哭大老爷,“从小看着他长大,成家,多聪明的一个人,又厚道,孝顺...”
文伯的哭,让惟世也满脸的凄容。楚源见和娘满脸的疑问,便对环姐使了个眼色。
环姐急忙上前将他劝住。又用莆田话对他说了几句。
老人止了泪,“是我失态了。”
楚源把老人引见给了和娘,“嫂子,这是文伯,他曾在大哥家做过。后来大哥的父母双亡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