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理想基金上(2/2)
。忽然有一天在暇寐中清醒,赫然发现自己正过着和猪一样的生活——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我开始找些我能做的,属于人类才能做的事,可我能做的实在太少了。我去询问那个和我最熟的人,那个给我们派粥的自愿者,当时我不知道他是自愿者。我甚至连派粥车上的五个字都不认得,愚昧的我学会的头两个字,便是:【理想】。
【理想】——是要靠自己的双手争取,符合实际的、可以实现的美好愿望。
【基金会】——是梨木捐赠的,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按照国家条例建立的非营利性组织。
这是她给我的解释,现在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对劲,不过五个字拼起来的实际意义跟她所说的差不多。五字组合起来就是【理想基金会】——一个致力于解放人类双手,把人类从迫不得已的工作中解救出来,帮助人类解放思想的基金组织。
……顺带一提的是,当时的派粥车跟小摊贩的牛杂车很像。
在那个派粥人的提议下我找到了我所能做的人类做的事——我也成为了一位自愿者。我用存下的钱买了本字典,那些钱是我用来应急的,实在找不到吃食时可以买点包子吃,在免费三餐出炉后它们已经失去了存放的意义。
除了每天6小时的派餐时间外,我开始逐个学习字典上的字。说实话,其实文字也没什么难学的。尽管【a阿】字背后的一大串解释我看不懂,但只要查出每个字的读音,连着读下来我很容易就能理解它们的意思。
我不是文盲,只是不懂这些个字该怎么读而已——所以我学得很快。渐渐地我开始学会了阅读,读些有意义的书籍,寻找自我的本性。
于是我看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的一个可能途径,这点我十分认可。原因无他,因为那个人的漫画艺术确实给予了我平静和安宁,派餐的地方也总会放上几本漫画供我们自娱自乐。
不过叔本华的基本思想有些偏颇,他把人看做是纯粹的意志生物,得出所有精神和**的**是不会得到满足的结论,基本上就是在劝人自暴自弃。而我已经度过了自暴自弃的人生阶段,所以我认为我已经超越了他的思想。
叔本华的思想,与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到过的思想有些相似。不过马斯洛显然比他更胜一筹,他认为人类的**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叔本华认为人的**得不到满足,马斯洛则认为人类**的封顶是自我实现。
无论事实如何,理想基金可以满足任何人第一和第二层次的需求;而我在基金会里得到了情感的归属,这满足了我第三层的需要;身为无薪资待遇却为人奉献的我,得到了他人的尊重,这是第四层次。然后我开始追求“自我实现”……
听起来似乎真的能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解释。但为什么现实中有些人能跳过第二三四项直接追求第五项呢?比如朝不保夕的伊斯兰信徒和基地武装分子,又比如四五十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的解放军民兵——他们都是马斯洛理论中的特例。
放在此时,依旧有些饿死也要画的画家,即使孤独也要写作的作家,危如累卵的音乐创作家。他们的一二三四层是空虚的,在我看来他们的精神却是崇高的。
手机用户可访问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