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阙门之变(八)(1/2)
这日傍晚,双方血战一日,方才暂歇。
曹昂已经准备突围,只是心中尚有犹豫,没能下最后的决心,毕竟突围便意味着溃败,结局更是难料。
这时黄叙来报,今日傍晚时分,他们在与郭贡军交战之时,收到一份信。
这封信是用布帛所写,然后紧紧绑到箭上,还去了箭镞。
这是左翊卫一个士兵偶然得到的,也是因为那布帛实在华美,又写了字,士兵不敢私逆,这才上缴给队率,然后送到黄叙的手中。
曹昂接过信来,细细查看。
这封信乃是郭贡军中一名叫吴瓘的将领所写。这吴瓘是陈国人,其父便是前将作大匠吴修。
诸侯讨董之初,董卓曾派遣重臣前往关东安抚。其中吴修便和执金吾胡毋班一同前往河内,然后便被袁绍指使河内郡太守王匡杀死。
所以吴瓘与袁绍、王匡二人,是有杀父之仇的。
这也是他为何会暗通曹昂的最重要原因。
他在信中,述说了郭援、臧就二人兵变的情况,还解答了曹昂的疑惑,告诉曹昂那个在背后的人,正是袁绍的谋士荀谌。
荀谌?
这是一个让曹昂恍然的名字。可既然是荀谌,曹昂之前败的便可以理解了。
荀谌是荀彧的弟弟,乃是袁绍最早的几个谋士之一。当初袁绍夺取韩馥的冀州,荀谌便前往邺城游说众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只是在此之后,荀谌的身份便不显,曹昂一直怀疑荀谌帮着袁绍处置一些隐私之事,只是未曾证实。
狙杀曹昂,是一件临时决定却策划严密的事情。
曹昂在邺城有密探,袁绍在彭城亦有奸细。所以曹昂亲自护送曹晞前往长安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很快送到袁绍手上。
荀谌不是袁绍的密探头子,可是却是情报的处理者。毕竟荀谌平日不怎么站队,因此颇得袁绍信任。
看着这个消息,荀谌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单独面见了袁绍。
这两年随着曹昂崛起,一飞冲天,袁绍对曹昂的忌惮也越来越深。曹昂没少给老丈人找麻烦,袁绍也下了不少狠手,双方只是在明面上维持关系,可是背地里却是走就斗得不可开交。
上一次沮授上了十策来对付曹昂,可要发挥作用,还需要时日。这一次荀谌却有了另一个思路,解决不了徐州,那就解决曹昂。
荀谌拿着消息,见到袁绍,提出了狙杀的建议。
在荀谌看来,曹昂的势力要大于冀州,若任其发展,将越来越难制。而曹昂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没有继承人,不仅是儿子,连个嫡亲的弟弟都没有,一旦身死,其势力立刻便会分崩离析。
所以选择狙杀,除掉曹昂,将是最惠而不费的办法。
袁绍犹犹豫豫,既害怕失手,又不愿舍弃这次机会,权衡良久,最后还是同意了荀谌的建议。
而荀谌为防泄露消息,未告知其他人,直接前往弘农布局。
不管是张白骑还是张琰,都是袁绍暗中的势力,倒是方便调动。但荀谌很清楚,单这些部队并不足,他从不惮以最大的忌意对付曹昂。
那是一个能从尸山血海里闯荡出来的人。
可是直接调动袁绍的部队并不可行。一方面荀谌担心暴露踪迹,而另一方面,刺杀曹昂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若是为人所知,必遭到口诛笔伐。
荀谌思索良久,终于将目光放在老朋友郭贡的身上。
荀谌很清楚,郭贡最需要的是两样东西,一是钱粮,二是官方的认可,而这些恰恰都是袁绍能够给予的。
袁绍不缺钱粮,还能以刘陔的名义任免官职。
于是郭贡便在荀谌的忽悠下,倒向了袁绍,成为这次围杀曹昂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荀谌将一切都算计进去,可是他却忽略了人性。郭贡既然因为利益而倒向袁绍,同样也可以因为利益倒向别人。
郭贡的倒戈,让荀谌措不及防,这两日的大战,已经让荀谌看清,单凭张白骑一部,是不可能击败曹昂的。
所以郭贡的倒戈,意味着此战将会功亏一篑。
荀谌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次围杀的主使肯定瞒不过曹昂,所以务求一击必中,一旦让曹昂走脱,其后果是袁绍无法承受的。
于是荀谌立刻去追郭贡。
面对荀谌,郭贡心有惭愧,可是于他而言,与曹昂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任凭荀谌说尽了好话,郭贡皆不为所动。
荀谌再劝,郭贡便要送客了。
荀谌很清楚,自己说不动郭贡,可他又必须让郭贡所部重新加入战场,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郭贡所部换一个听话的主事人。
荀谌已经对郭贡产生了杀心。
荀谌是个狠辣之人,虽然与郭贡是好友,可终究抵不过利益的诱惑。
郭贡的堂弟郭援,与荀谌亦是交好。而且郭援与袁家有旧谊,郭援之父做过袁逢的司空府掾,算是袁家旧吏,所以郭援一直主张郭贡投靠袁绍。
郭援在军中最是勇武,杀伐果决,影响力极大。他本就不满郭贡的犹豫不决,更有对郭贡取而代之的心思,于是在荀谌的劝诱下,联合军中将领臧就,暗杀了郭贡,夺取了军权。
而为了回报荀谌,郭援率部北上,这才有了之前的一幕。
郭援、臧就杀了郭贡,勉强控制了军队。可郭贡自有心腹,吴瓘、杜基便是其中之一。
吴瓘与袁绍有杀父之仇,而杜基也有兄弟在徐州担任重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