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寿春之战(六)(1/2)
击败了汝南援兵之后,张辽继续全力攻城,寿春城一时也吃不住,岌岌可危。
如周瑜所料那般,桥蕤驻守八公山,眼看城池吃紧,只得不断出派兵支援。可徐州军面对八公山之兵,紧守不攻,消耗对方。
如此一来,桥蕤所部损失惨重,其地形优势也无法发挥。
张辽率本部和徐商部分攻城池,同时又命典韦趁机袭扰八公山上的袁术军营寨。
袁术军在八公山上的军队,不是只屯守一处,而是数个军寨分散于山岭各处要地,如盘上珍珠一般。
这样的结果导致,各寨兵力本就不多,
典韦率军,围点打援,多方消耗,通过零敲碎打,歼敌无数。
而桥蕤越打兵力越少,等到北面的一处军寨被徐州军攻破,他便不敢再继续困守八公山了。
八公山诸营丢了三分之一,整个大营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在桥蕤看来,与其困守山中,不如返回城中驻守,若是晚了,想突围都难。于是桥蕤不听部将劝告,率部突围,企图返回寿春城中。
刚开始徐州军放任其突围,并未阻拦,等到桥蕤部靠近寿春城东门,徐州军骑兵齐出,直袭桥蕤所部。
桥蕤军受限于地形,前后不能相呼应,桥蕤本人能力一般,也无法组织起有效地抵抗,立刻为徐州军所冲破。
这一战桥蕤所部伤亡惨重,等他撤回城中,部下仅剩干余人。
而徐州军则趁势占领了八公山,此时的袁术军,在寿春城外再无据点,已经成了一座孤军。
桥蕤逃回寿春城中,可是气坏了袁胤。
袁胤本来也没指望八公山大营发挥太大作用,不过他与寿春城相呼应,既能减轻守城压力,也能提振一些士气,可是桥蕤不仅营寨丢了,还没有带回多少军队,其结果可谓是雪上加霜,给濒死的寿春城身上又狠狠捅了一刀。
为了军心、士气,也为了以儆效尤,袁胤立刻下命,将桥蕤斩首于军前。
孙香见状,立刻劝道:“国相,城中缺兵少将,桥蕤好歹也是一员大将,不如让他戴罪立功。”
“之前便是戴罪立功,现在又要戴罪立功,功不说能不能立,可是再戴罪临阵,寿春城就丢了。”
袁胤不听孙香劝谏,直接让人将桥蕤推到城门内,斩首示众。
可怜桥蕤也算袁术军中宿将,却没有死节的勇气,最后落到一个被处死的下场,也不知他临死前是否会后悔。若是在肥口或者八公山上殉节,好歹留个忠烈之名,也不至于身死名污,什么都没落下。
袁胤杀的挺痛快,但杀了桥蕤之后便发现,他身边没有一个能用的将领了。
孙香乃是儒将,能够治军,并不长于冲阵。
还是孙香向袁胤推荐了其叔父孙坚生前手下第一大将程普。
孙坚当初意外身死襄阳,旧部没有留给其子孙策和其弟孙静,反而被袁术交给了两个侄子孙香和孙贲。
袁术任命孙贲为豫州刺史,孙香为汝南郡太守,二人皆是袁术倚重之臣。
而孙坚的旧部军队,多分给了孙贲,反倒是一些将领,包括长史公仇称,大将程普、祖茂,谋士芮祉、朱治,皆在孙香麾下。
程普乃是幽州辽西人,早年在州郡担任官吏,从孙坚讨黄巾之时便跟随,更曾在阳人之战中立大功,名声最显。
连袁术都知道程普的大名,封其为校尉。
孙香唤来程普,当着袁胤的面向他询问寿春城的防御之事,程普根据自己的经验,一一作了解答,并提出了很多的疏漏。
袁胤见状大喜,便任命程普为副将,负责城门守卫之事。
程普的确是多谋之将,他接手城池防御之后,立刻调整部署,重新补上了一些守御疏漏,还趁着徐州军不备,主动杀出,杀敌上百,捣毁了一批攻城器械。
而且程普还趁夜出击,偷袭八公山上的徐州军营寨,若非张辽增援迅速,怕是又让对方夺回八公山了。
徐州军在寿春城东的护城河上修建了一座浮桥,以连通东岸。程普又带人从东门出,焚毁了浮桥,还击退了追兵。
寿春城接二连三的变化,张辽等人是看在眼里的,众人很清楚,城中出现了一个棘手之人,代替袁胤指挥,才会出现这个结果。
周瑜立刻建议,派使者入城,打着劝降的名义来探知此人的身份,如此才能做针对性的布置。
张辽同意之后,周瑜主动扮成了一个小厮入城。
劝降不过是个程序,所有人都知道,袁胤绝不会轻易投降,于是走了一番程序之后,使者便要离开。
周瑜到了北城门,正好遇到巡逻的程普,只是瞥了一眼,也不敢多看,便连忙遁入人群中。
程普立刻感受到窥视的目光,回过头去,却未发现是谁。
回到营中,周瑜便说得:“今虽不清楚谁帮着袁胤指挥,不过今日在城中,我发现了一人。”
“何人?”
“程普。”
张辽并不识得此人,周瑜解释道:“此人是右北平人,孙坚麾下第一上将,足智多谋,攻城野战,数有战功。我家叔父与孙坚有旧,我小时候见过此人两次。
若是程普帮着袁胤守城,我绝对相信。”
张辽便问道:“这个程普有这么厉害?”
“以胆勇称,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昔日孙坚之功,此人贡献甚著。”
张辽听了,皱起了眉头。攻城战本就困难,若是对方再有名将为用,那想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