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国运之战(1/2)
天下第一关!
泰昌看着城楼上的巨大牌匾,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这山海关的确是天下第一关,关城之雄伟可谓世所罕见,光是城墙就高达四五丈,也就是十五米左右,想想前来叩关的敌人,看到如此高大雄伟的关城,心中恐怕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历史上山海关的确没有被建奴攻破,只可惜,当时的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听闻崇祯死了,李自成手下那帮反贼又把他最爱的妾室给抢了,一怒之下不但将这天下第一关拱手相送,连带辽东军仅剩的精锐都一起送给建奴了。
唉,亡国之奴,可悲啊!
当然,这会儿山海关守将并不是吴三桂,现在的局势也没发展到要依此雄关来抵御建奴的程度。
泰昌只是抬头看了看城楼上的牌匾,便果断挥手道:“出发!”
八万禁卫和亲军外加五千白杆兵,再加上随行的锦衣卫,他手下的大军已然接近九万之数,而这会儿围绕在他四周的猛将更是不下十员。
戚金、曹文诏、曹变蛟、张元芳、黄得功等,这些都是他禁卫和亲军中的猛将,一个个勇猛无匹。
秦良玉、秦邦翰、秦邦屏、秦民屏、马祥麟、秦翼明、秦拱明等等,这些皆是白杆兵将领,一个个那也是猛得一劈!
不得不说,秦良玉的忠诚那也是世所罕见,因为在历史上她的兄弟,她的儿子,她的侄子甚至包括她的儿媳全部为国捐躯,她依旧默默坚守,不肯降清,直至憾然离世。
这样的忠臣良将,这样的满门忠烈,自然要提拔重用。
泰昌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将秦家将领补充进五军营中,让这支亲军也成为白杆兵般的精锐之师了。
不过,这会儿说这个貌似还有点早,不管怎么样也得打完这一仗再说。
大军复行三日,宁远城已然在望。
这个时候,泰昌终于看到了那漫山遍野的辽民。
他举起望远镜,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看见大军却又满含希望的平民百姓,心里不由一阵难过。
这些都是朕的子民啊,两百多万子民啊!
原本这些老百姓都是有家有地的,日子可能不怎么富足,但总不至于如此挨饿受冻啊。
更为可悲的是,这些还算好的了,那些没逃出来的才叫惨呢。
据传,凡是被建奴抓去的辽民,那都过着猪狗不如的奴隶生活,生不如死!
建奴,你们欺人太甚!
他缓缓放下望远镜,断然道:“大军继续前进,天黑再扎营。”
原本,他是准备在宁远城休息一晚再继续出发的。
不过,看到这些凄惨的平民,他已然等不了了。
他只想赶紧赶到大凌河堡,收拾建奴!
大军继续前进,又是两日,锦州城终于到了。
此时的锦州城外,那也是漫山遍野的帐篷。
不过,这些帐篷都不是平民的破帐篷,而是整齐的军帐。
锦州城内外已然集结了十二万大军,如果再加上禁卫、亲军和白杆兵,数量已超二十万之巨。
如此多的人马,要是再干不过建奴,那大明就真没希望了!
到了这里,泰昌反而不急了,因为建奴就在五十余里之外,只需一天,便能赶到。
大战在即,将士们自然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所以,他特意下旨,命禁卫、亲军和白杆兵在锦州城外修整一天。
当然,将士们需要修整,这作战计划也要事先制定好。
第二天一早,他便将孙承宗和一众主要将领招至帅帐之中商议起来。
他将锦州、广宁和大凌河堡附近的地图摊在面前的长条桌上仔细看了看,随即便郑重征询道:“此战关乎国运,只能胜,不能败,大家有什么意见,都提一提吧。”
国运之战啊!
谁敢乱提什么意见?
众人皆是皱眉沉思不语,不敢轻易开口。
泰昌见状,干脆点名道:“稚绳,你说。”
孙承宗闻言,只能无奈拱手道:“皇上,以我们现在的兵力,输,肯定是不大可能输的,主要就是看怎么赢。如果想要稳妥,那就集结十八万大军,直接压到大凌河堡,一举将建奴击溃。如果想要一战定乾坤,那就兵分两路,一路去捣毁建奴的浮桥,死守渡头,另一路则冲到大凌河堡,将建奴击溃,然后两面夹击,消灭建奴主力。”
一战定乾坤?
这个诱惑力的确很大,谁不想一战定乾坤啊!
问题,这一战能消灭建奴主力吗?
泰昌想了想,干脆又点名道:“戚将军,你怎么说?”
戚金想了想,随即郑重道:“皇上,末将以为,还是稳妥起见为好,因为萨尔浒之战我们就败在分兵,而且,建奴骑兵的速度我们还无法克制,他们完全可以突出重围,一路北遁,进入蒙元诸部的地盘,那时候,我们想追也追不上了。”
唉,可惜啊!
神武营现在才一万骑兵,肯定是干不过大凌河堡外面那四万建奴骑兵的,而其他队伍根本就追不上建奴。
泰昌仔细想了想,随即又点名道:“秦将军,你怎么说?”
秦良玉连忙拱手道:“皇上,末将赞同戚将军的看法,现在,我们的确无法克制建奴骑兵的速度,想将其一举歼灭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还是稳妥起见为好。”
嗯,这两人看样子真的冰释前嫌了。
好吧,团结一心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大明不出内乱,建奴必败,他完全没有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