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四十八 贤良寺内话春秋(上)(1/2)
今日3更之第1更,3更,绝对是3更!大大们,点击、推荐,收藏吧!
――――――――――――――――――――――――――――――――――
光绪十七年五月二十日,夜。
京师,冰盏胡同,贤良寺。
任令羽缓步走到那座面阔五间,在歇山顶上铺满绿琉璃瓦的正殿前,望着殿门正上方悬挂的那块据说是雍正帝手书的“贤良寺”三字匾额,微微有些出神。
此贤良寺,已非彼贤良寺!最早的贤良寺原在王府井东边的帅府园,系雍正八年至十二年间由原怡忠亲王爱新觉罗.允祥府邸改建而来,直到乾隆二十年,才遵那位志大才疏的乾隆皇帝谕旨,由原址迁建到了此处。
而这新贤良寺即与西边煤渣胡同的海军衙门毗邻,又与王府井大街那边东堂子胡同的总理衙门遥遥相望,且寺庙地势宽敝,肃静无哗,又兼有这近水楼台之便,故而便成了李中堂入京后首选的落脚地―在任令羽那个时空的历史上,李鸿章便是在10年后的1901年,于这贤良寺内含恨而终!
而在这1891年的夏初之际,于这贤良寺内随侍于李鸿章身旁,难免让人生出些两世为人的苍凉之感!而时值初夏,但寺内古柏参天,老槐荫地,清凉至甚,荫凉如秋,让任令羽略显焦躁的心也略略沉静了下来。
方越过一峰,另一峰却又现……
《殿阁补阙折》已经上达天听,而慈禧太后也如预料中的那般即可将旨将李鸿章召至京师,一切都按照他原本的设定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甚至多要好过任令羽原本想过的最好结果!
他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肯定,待明日李中堂陛见之后,无论是海军船械款还是大兴阅舰式都应可以拿到一个满意的结果――政治的核心就是交易与妥协,在李中堂已经拿出煌煌然一篇将各方势力尽数玩弄于股掌间的《殿阁补阙折》这般绝大文章后,面对恭王与北洋可能的联合,慈禧太后除了舍园工以退而求朝局稳定外,再无其它的选择……
有了钱,有了名目,那北洋海军就应该能够拿到对战事胜负攸关的开花炮弹、优质燃煤乃至全新的快速战舰,而他任令羽所想定的以“海胜”而克“陆败”,进而即求一个体面的和局又收对国家朝局的振聋发聩之效的大布局,也就依稀有了些实现的可能……
但,甲午以后呢?还有,他任令羽的将来呢?即便是甲午能如他所构想的那般打成一个不生不败的局面,但甲午之后呢?当欧洲列强再一番角力形成短暂平衡后终于有余暇东顾时,这老大帝国又如何自处甚或自强?
英法俄德美意奥,这虎狼般的列强可不是此时还尚显稚嫩的日本所能比得了的!
变法图强自然是唯一的出路……
但若兴变法,必先和戎!而依清季之末的政治规则,凡与外国战则必不利,而战后则必有一轮新的海防筹议乃至国防大讨论中,而在未来甲午战后的大筹议中,他任令羽该怎样为自己争得一个位置,并且还能将国势导向国家,以及自己双赢的走向?
海外尘氛尤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若论对这即将展开的列强争雄的“海外尘氛”,环顾当今之势,恐怕不会有人比他任令羽知道的更清楚,但又该如何展布,方能求得一个于国于己都能得利的结果呢?
借着对国内时局的了解,他任令羽已经成功地把李中堂为首的地方实力派们与中枢摊牌的时间从1901年拨前了十年!而如今当面对的是天下大势时,若要再行着顺势而为的策略,又将计从何出?
“治明?”,耳边近在咫尺的招呼声让任令羽浑身一凛,并随即从他自己的冥想中醒转过来。
“幼樵兄?”,他略显尴尬的一笑,“小弟失礼了。”
“不碍事”,张佩纶轻描淡写的就将任令羽刚刚对他的视若无睹揭了过去,他打量了下任令羽,见后者还是那日自己在水师学堂见过的那身不伦不类打扮,不由得打趣道:“这身衣服倒还当真精干,还有……”,张佩纶笑道:“想不到治明你入中堂门下不过数日,这趟子已经走得有模有样了。”
任令羽只淡淡一笑算是回应,走趟子自然不是李鸿章的专利,但张佩纶如此说摆明了是要进一步拉近自己与李鸿章及北洋的关系,那最好的措置自然是顺水推舟。
“好了……”,张佩纶略一沉吟,已是换了副庄重神色,“随我走吧,中堂大人要见你。”
~~~~~~~~~~~~~~~~~~~~~
李鸿章已经在贤良寺西跨院的正房里等了许久了,老年人不耐热,而这正房又罕有的门窗紧闭,故而在屋子的四角里都各放了一大盆冰,在加上窗棂子上透过的清幽月光,竟把个正房里面搞得个广寒宫似的,让刚从外面进来的任令羽竟立时打了个寒颤。
“治明来了?坐。”,见任令羽和张佩纶进的屋来,李鸿章一指对面的两把椅子,“还有幼樵,一同坐。”
“是!”,任令羽依师生礼数向李鸿章施了一礼,随即便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他略打量了下李鸿章――身上已是换了身蓝截布的长衫,浑身上下收拾得利利落落,而右手上则万年不变的端着那个青花痰盂,只脸上些许的倦色,微微透出了些舟车劳顿后的疲惫。
“来,幼樵”,没和二人过多寒暄,见张、任二人都已坐定,李鸿章便指了指桌上的那幅卷轴:“你离得近,把它展开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