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起来看流星雨(1/2)
“vapie!所有单位立刻拦截!!重复一遍,所有单位立刻拦截!”
大批导弹来袭的消息,很快就通过导力通讯系统,传遍了奥萨海军特遣舰队的所有单位——奥萨联邦海军与“钢爪”交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反舰导弹”这种武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过,虽然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见识过和拦截过反舰导弹了,但是这样庞大的阵势,他们却完完全全是第一次看到——
在此之前,奥萨海军并没有在破交战上投入这么多兵力,执行破交任务的主力还是装备了瓦尔基里系统的巡洋舰——而当时“海盗船”仍然还在试飞状态。于是乎,当双方在远洋相遇的时候,水面舰艇要么负责掩护水下的洛杉矶级核潜艇发起突击,要么采用“自杀冲锋”的方式,在50k-18“风暴”反舰导弹(弹体结构类似于“俱乐部”),这么大规模的饱和攻击,不管对于奥萨海军还是对于“钢爪”来说,都是第一次。
跟现代航空母舰战斗群的舰队防空圈一样,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在舰队防空圈外部进行防空巡逻的舰载机——不过,虽然of-11“阿波罗”的超音速性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想要拦截这些速度高达m3.5的导弹,仍然力有未逮:
尽管之前这些舰载机甚至拦截了射向自己的防空导弹,但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在飞行模式上却有着极大的差别。使用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防空导弹,是一种典型的弹道式导弹(事实上很多战术弹道导弹都是用防空导弹改造的),这种导弹的特点,就是自带氧化剂的火箭发动机只能工作一段时间,发动机关机之后导弹实际上是靠着自身的动能来进行滑翔的。
这种工作模式,虽然让导弹不用受制于进气道,拥有了极高的过载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导弹自身的能量变得异常珍贵——所以,导弹只会跟随目标机动,如果目标不动的话,导弹自己是不会主动地做机动来消耗能量的。对于使用了导力悬浮飞行装置的“阿波罗”来说,只要自身悬停在半空中不动,那么导弹就会以一条直线的路径,从上百公里外飞向自己——换句话说,导弹几乎全程都处在导力光谱散射炮的拦截窗口之内,就算导弹本身的飞行速度高达m5.0,用弹幕覆盖的方式拦截成功率也非常高。
然而反舰导弹就不一样了——飞行速度确实慢了一点,但是即便如此,导弹的飞行速度仍然超过了导力系统可以追踪的上限,还是完全无法锁定,只能用弹幕覆盖的方式拦截。反舰导弹的目标是战舰,自然不会朝向“阿波罗”的方向飞行——所以对于“阿波罗”来说,守株待兔的方式就不行了,必须要主动地抢占拦截阵位才行。
然而,“阿波罗”的极速只有m2.0,而且并没有远程导弹之类的远程截击武器,要拦截速度高达m3.5的导弹,可以说是极为困难。经过舰载机的第一轮拦截之后,有十多枚导弹被击落——剩下的一百二十多枚继续呼啸着向舰队方向飞去,把那些“阿波罗”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距离奥萨舰队大约250千米时,最前面的那枚“不朽者”转为俯冲,到达15000米高度时,弹体与弹头分离——经过特殊改造的常规电磁脉冲弹头在12000米高度上引爆。在此前的实验中,uisa的科研部门发现,不仅阻塞式电磁干扰可以起到“导力防护盾”的作用,emp武器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但是这一研究成果,对于up虽然可以暂时瘫痪导力探测系统,但是却并不能彻底摧毁导力设备。
此外,陆地战场上的双方势力分布犬牙交错,而电磁风暴则是不分敌我的——“复杂电磁环境”对于高度依赖电子设备,高度信息化的“钢爪”反而更加不利。而在海面上,双方力量分部泾渭分明,自然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随着emp弹头被引爆,几艘奥萨战舰导力系统的屏幕上顿时出现了大片大片的雪花点,短时间内只能像盲人摸象一样瞎打了——而由惯性导航系统控制,并且配备了完善的电磁防护的其他“不朽者”并没受到干扰,仍然继续奔向奥萨舰队。
随后,在预置程序的控制下,每隔大约30秒,就有一枚配备高能电磁脉冲弹头的agm-41在12000米高度上引爆——每一枚电磁脉冲弹头地持续工作时间只有25秒,足以让奥萨战舰与战机错失拦截机会。利用剩余的5秒钟,反舰导弹从raq-47b无人机那里,获取了最新地战场信息,调整航线,以最佳的角度逼近奥萨舰队。
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奥萨海军的战舰们虽然火力全开,但是连一枚导弹都没有击中——因为他们只是在瞎打···而当他们可以看到导弹的概略飞行轨迹的时候,导弹距离整个舰队,已经只有140km了!
对于飞行速度高达m3.5的“不朽者”来说,飞完140千米只需要110秒——这110秒,便是决定奥萨舰队生死的110秒!
“各炮位注意!全力开火!!别管什么炮管寿命了,给我使出吃奶的力气使劲打!!”
几乎每一艘奥萨战舰的舰长,都对自己的舰员们下达了这样的命令——舰员们虽然慌乱,但是他们好歹也是训练有序的奥萨联邦海军士兵,依然有条不紊地集中所有mk-13舰炮,向天空中倾泻着白色和紫色的弹幕。尽管此前由于emp弹头的爆炸,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导弹在哪,不过导弹来袭的大致方向好歹还是可以确认的——在最后的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