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李世民现在很蛋疼,十分的蛋疼!(1/2)
长安。
大唐帝国扛把子李世民,在收到西域冲突事件汇报后。
临时召开了一个高级座谈会。
“西域蒲桃城统军都尉李奉诫追击于阗顽贼,斩首一千余人,此事众卿如何看?”
对于李奉诫的表现,李世民还是很高兴的。
二代子弟里出个优秀的人才不容易,得好好培养。
但凡这些二代子弟里面有几个能成材,那大唐的将来就会更加美好。
所以,必须大力表扬,大肆褒奖,最好能包装成偶像。
然后正确引导其他混吃等死的二代们。
对了,好像窦家的小子也混了一些功劳。
李世民琢磨了一下,也许应该给点甜头,然后也顺便包装一下。
就在李世民内心打算着怎么包装大唐年轻一代偶像派的时候。
有人站出来回话了。
“陛下,李都尉勇猛过人,当嘉奖,但!于阗国主阇信,图谋不轨,当严惩,切不可姑息!”
这话是李靖说的。
在家当了好一段时间宅男的李天王终于复出了。
虽然没有手持宝塔,但一身行头还是很霸气的。
往前这么一站,立马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哦?那依药师之见,当如何?”
“臣以为,可让于阗割让建德力河以东土地,河畔之地我军可建一城,连接且末据点,以此为前哨,拱卫沙州。”
李靖所说的建德力河其实就是如今的新jiang于田县克里雅河,位于于阗东三百里外位置。
至于那点土地,也不是说一定要。
事实上,以唐军如今的实力,直接入主于阗都城都不是问题。
但军事布局,讲究的是步步为营,不是瞎几把打,哪怕是明知必胜,有些仗还是没必要打,因为不划算。
李奉诫一仗大胜于阗,明显已经镇住了于阗国主阇信,这时让他割地,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这地的位置,对唐军而言,已经足够布局了,所以也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
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那才是战争的精髓。
打仗从来不是一味的进攻进攻再进攻。
如今占据建德力河畔,也就意味着在沙海之中有了淡水资源。
那地方可是为数不多的大型绿洲。
只要占据了这块地,不单资源有保障,军事攻击也占据了先机。
因为于阗就暴露在唐军的攻击范围内,一日之内,唐军便能拿下于阗。
所以,打不打于阗,还有区别吗?
更重要的是,勃律也这个范围内,大约也就距离四百里左右。
这个距离足够唐军随时做出反应了。
哪天勃律国主要是敢生出什么异心。
估计第二天他的人头就会被挂在城头上了。
“药师公说的在理,不过,臣以为,这还不足以镇压住于阗。”
这话是老杜说的。
“哦?克明有何建议?”
杜如晦往前一站,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在沙海之中修建一驰道,方便供给之用。”
李世民一听,顿时虎躯一震。
在沙海之中修驰道?
老杜你真敢想啊!
这得多大的人力物力?
“克明,此事恐有不妥吧。”
“陛下,并无不妥。”
李世民:“......”
顿了顿,偷偷看了一眼李老板的脸色,老杜这才继续说道。
“臣的意思是,可令于阗发动民夫,进贡木料,由他们来修此驰道。”
李世民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卧槽,老杜你这办法够损的啊!
简直就是郑国渠的逆向版嘛!
当年韩国怕秦国壮大,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打算借此消耗秦国人力资材,削弱秦国实力,只是没想到最后适得其反,反而促使秦国更加强大了。
虽然当年韩国玩脱了,但那是因为秦国比他们强大。
如今却是相反,大唐比于阗强了不知几条街,用这个策略就刚刚好,基本不会有翻车的可能。
大国消耗小国的国力。
小国迫于大国军事压力和政治压力,不得不这么做,这是一个阳谋。
就算于阗知道会被消耗国力,但也不得不照做。
除非于阗背后的西突厥势力会为了他们跟大唐翻脸,亦或者整个西域联合起来一起抵抗大唐。
但这个可能吗?
基本不可能的嘛。
“杜公此计可成,臣附议!”李靖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帮重臣赶紧站出来表示支持,大约就跟后世网友留言“顶楼上”差不多一个尿性。
而作为版主的李世民,见大家意见这么统一,自然也就表示,“准!”
不过这事属于外交性质,军事压力归军事压力,要让人家割地赔款,还得正儿八经的派使臣过去跟对方交涉。
于是李世民就说了,“诸卿以为,何人可为使者?”
李世民这么一说,现场直接就鸦雀无声了。
特么这事风险很大的好不好,谁特么会嫌自己命长的?
真以为每个人都是张骞和班超啊?
大唐唯一一个能和上面两位前辈相提并论的,就只有唐俭了。
老唐当年是真的勇!
单枪匹马就敢跑去和阿史那咄苾对喷。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啊!
饶是李靖这个天天被老唐问候全家女性亲戚的人,也不得不内心深处竖起大拇指,牛逼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