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冰雪净聪明(1/2)
徐贵妃,并徐国公府,当初在荣郡王府的那点算计,满朝上下谁人不知?
只怕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虞大小姐会成为令天下称讼的韶懿郡主。
世人盛赞她: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
道尽她是世间少有品性高洁,才德兼备,不让须眉的贤德女子。
镇国侯突然想起母亲早前透露的心思,拍了拍虞宗正的肩膀:“虞老弟,真正是生了一个好女儿啊!”
齐大人深以为然:“你们虞氏族,这一代出了一位冰雪净聪明,圣善明德的韶懿郡主,还出了一位禀天地正大之气,学圣贤正大之学,蕴之而为道义的虞善德,世族的风骨德行,威望名声也是立起来了,光复祖功祖德,指日可待。”
一个世族从落没,向走兴盛,除了家中人才辈出之外,还会出现表率性的人物,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内外兼德,所以一般都是一男一女,互为阴阳。
男子往往治世治人。
有了堪当表率的女子,家中其他姐儿们,自然是争相效学,品性不会差到哪儿去,旁人也会高瞧一眼,地位跟着水涨船高。
等将来谈婚论嫁,才能挑出最符合家族利益的好人家。
远得不说,他们齐府就有几个适龄的哥儿,到了婚配之年,老夫人首先瞧中了虞氏族里适龄的姑娘。
其余人也都纷纷夸赞虞幼窈。
这对虞宗正来说,应该是很与有荣焉的一件事,可自家人,知道自己家事,他和虞幼窈的父女情分,早就名存实亡了。
虞宗正却扯了扯嘴角,想笑却笑不起来,却也不好不接茬:“小女一介女流,却是当不得诸位这般夸赞,”说到这儿,他连忙转了话题:“明昭下放去了德化,差不多有两个月了,德化虽然是个好去处,但下放不比京里安稳,德化早前又遭了倭患,不知道他现在如何?”
保皇党利益休戚相连,宋明昭是这一代,保皇党在朝堂之中大力培养的新秀,大家都很关心这事。
镇国侯微微蹙眉:“也只到了泉州后,传信报了一个平安,这段时间均未有消息传回,我也不清楚他现下到底如何。”
母亲支持明昭下放,他也不得不同意,想着德化那边常有倭患滋扰,就给明昭安排了三十个武艺高强的护卫,另外还安排了五个暗卫随身保护。
重重护卫之下,明昭的安危不成问题。
遇到棘手的事情,手底下也有能使唤的人。
只是,明昭去了这么久,也没什么消息传回,他心里还是颇为担心,暗中派人过去打探了消息,却是石沉大海。
他隐约觉得泉州有些不对,前些天已经加派了打探消息的人手,只等消息传回。
虞宗正连忙道:“甭看知县也才七品大,但所涉事情,却是杂乱繁多,德化还是大县,早前遭了倭患,上任知县庸碌无为,这才叫朝廷罢了职,许是明昭才去德化,忙着做交接,适应新环境,太过忙碌之故。”
齐大人也道:“早前泉州送来急报,说是年前,有一伙汪洋大盗偷偷潜入了泉州,在泉州城内杀人放火,这事闹得不小,连城也因此戒严,至今犹未解禁,想要打探消息也不容易,明昭出类拔萃,想来也没什么事,能难得倒他。”
其他人也都纷纷赞同。
镇国侯却是忧心忡忡:“泉州靠海,海运四通八达,摸进城里的汪洋大盗,不是海盗就是倭寇,才能在泉州城内,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让官府这般忌惮,眼下泉州局势不明,想来官府还没有抓到人,我实在担心明昭。”
早前倭寇和海盗勾结大举进犯,在东南沿海一带,让叶大人杀得狼狈溃逃,这些人因此而怀恨在心,悄悄上岸,杀人放火,这种事在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泉州全面戒严,并未引起朝廷的怀疑。
几个人也都心有戚戚。
而此时,被家人忧心的宋明昭,已经上任将近两个月。
两个月的时间,足够他翻阅衙门诸多案卷、经要、丁户、账册等,了解整个德化的基本情况,并且开始处理,衙门里诸多积压的事务。
因上任知县庸碌无为,衙门里压积了太多公务,他每日需要处理的事,也十分庞杂。
短短两个月,他在德化已经累积了不少声威,这都是他严于律法,勤于政务之故。
泉州八山一水一分地,因瓷器繁荣,当地大多百姓,都是从事这一工事,因此粮食比较紧缺,去年又遭了倭患,许多百姓日子过得很苦。
他鼓励当地百姓开荒种植番薯。
大周朝有明文规定:百姓自主开荒的土地归己所有,所得不纳征税,但连续五年,需缴纳亩税。
因去年受韶懿郡主影响,谢府也在泉州种植了不少番薯,番薯在福建传开。
宋明昭出面联系了泉州一些,种植番薯的富户,以官府的名义,收购一批番薯块,免费发放给百姓种植。
这一举措收买民心,他也迅速在德化站稳脚根。
但是,宋明昭在德化并不好过。
早前他乘船到了泉州,打算去州府衙门,拜见他的上峰,泉州的州官贾州府,补全任德化知县的一应文书。
却被告之,泉州城内有汪洋大盗杀人放火,已经全面戒严,贾州府传信,让他自行前随后送到他手中。
什么样的汪洋大盗,究竟犯下了什么样的滔天罪行,厉害到令州府衙门忌惮至此,连上任的朝官都不得入城?
这真的是海盗或倭寇作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