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食味江湖》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食味江湖 () >> 第288章 传承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216529/

第288章 传承(2/2)

捣浆条、燎锅底、浸拌食、染内色、绣外皮……

本来采薇还在为只听说过而没有眼见为实感到遗憾,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满足心愿。

“老伯,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采薇拉住一位看热闹的老人家,想问清楚斗厨的意图。老人家回答,这是对早期传统做厨的一种缅怀,其实他们所做的并不单是为了拼厨,还有另一层意思在里面。

“我们福康县在州府四县最穷,百姓经常吃不饱饭!”

老人家解释说,因为大家都需要活着,只能想办法弄吃食,但他们作为普通百姓,根本没钱获得基本的米粮,没有种子也无法耕作。

民居小镇跟其它村镇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背靠大山,野菜就成了唯一的食物来源,这跟凌云县的月亮湾颇有几分相似,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以前很多人都去深山里采野菜,可当初有人因为误食野菜中毒,所以为了让野菜暂时解决缺粮的问题,老一辈就通过对野菜的研究,摸索出一些独特的烹饪方式。”

福康县一直以来都不富裕,百姓生活一天天萧条,后来大多数人都迁往外地,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留下来,他们一直都靠研究野菜的烹制方法维持生命。

可能有很多独特的烹饪方式从上一辈流传到下一辈,某些手艺就被流传下来,所以福康县出生的大厨才会那么多。

“可能你还不知道吧,除了福康县唯一一位厨圣蒲文荣之外,靖安县跟凤鸣县,甚至凌云县有名大厨,出生地都在福康县呢!”

老人家直言,除了凌云县的应采薇,像萧江河、董志远、金大川、还有凤鸣县的几位厨尊,都是福康县人士,谁不是从福康县走出去的厨尊。

“好像还真是!”

武馆一位兄弟曾经在衙门当过差,确实亲耳听到过县太爷认同这一说法,毕竟文书记录骗不了人。

“原来如此!”

采薇这才恍然大悟。从祖辈起,福康县百姓就依靠这些手艺奠定了烹饪基础,只不过一直受制于贫穷,他们空有一身本事,无力施展,只能远走他乡,让这些厨艺有用武之地。

“正是这些传统厨艺,才养活了福康县百姓,如今大家生活得到改善,大家通过这种方式,或许是想缅怀一下曾经的日子有多艰苦吧!”

这些难得一见烹饪方式重见天日,对采薇来说是幸运的,她也想学会这些有深意的方法,虽然现在大家不再吃野菜,也用不着这种古老的烹饪方式,但是学会之后对她做创意菜式绝对有帮助,既然偶然得见,那就要为我所用才行。

揉大饼、捣浆条、燎锅底、浸拌食、染内色、绣外皮等烹饪方式,确实结合了几位厨尊的某些特点,看来他们的手法或多或少出自于此。


状态提示: 第288章 传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