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中策之策(1/2)
转眼到了七月,百铁各种工作顺利进行中:铁隆山环山工业链布局完全完成,14家工厂机器轰鸣,产品不但能保证当地工程使用,部分通过大肃总厂转运到黄树各地,进一步消化下岗矿工富余劳动力;
两座新建大桥已经合龙,乐观预计三季度能同时通车;
会展中心商铺和部分会议室陆续投入运营,富丽堂皇、美仑美奂的内部装修令百铁老百姓大开眼界,不少商家、私企忙不迭将商务活动转到这儿彰显身份;
铁隆山石窟通道已全线贯通,温泉山庄建筑布局初具规模;
牡丹谷三管齐下,以镂空花墙将遍地牡丹分隔成不同功能区,东南角落修建古色古香、小巧别致的庵院,半山腰则环谷搭建起一条木栈道;
牡丹谷两侧小山谷分别筹建牡丹花粉和牡丹花茶基地,这是按方晟强调的牡丹谷大品牌理念延伸出的拳头产品;
水电站则坐落在百铁东面的五孔山,出于城市之间友好关系,詹印顾忌下游的大肃严正抗议,要求“分步骤很克制”地进行施工;
此外方晟上任伊始就交代姚胜平着手运作的市属企业改制,虽然一拖再拖,但在方晟严加督促下还是取得一定进展,至六月末百分之四十中小市属企业均摘掉“国营”帽子。
“不是把你们逼上绝路,而是让你们在市场找出路!”面对一群惶惶不安的市属企业老总,方晟说,“据说你们这些企业的供销员有百分之八十没出过黄树,百分之二十常年在百铁、大肃两地跑,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冷的笑话!供销员象文员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两百天坐办公室喝茶侃大山,产品怎么销得出去?改制后把所有办公室里的人都赶进市场,跑得多拿得多,不跑的没业绩的只发基本工资,连续三个月没起色解聘,看谁不敢认真做!还有,改制了变成股份制了,正府不会限制各位老总的收入,上不封顶,企业赚钱就可以大大方方分钱,只要不偷税漏税我就不找各位老总麻烦。”
老总们都笑了起来。
方晟又说:“大家可以看到,百铁的路越修越宽,百铁的桥越建越多,随着植树造林的大力开展百铁的空气越来越好,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怎能不主动求变求新,大胆融入市场潮流?说到这里有老总会问,万一产品确实没有销路、打不开市场怎么办?正府会不会帮一把,或者给予政策扶持?我要郑重提醒各位,改制好比出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别想收回来了!有老总又问那怎么办,就地破产倒闭,一大家人下岗?我的回答是,企业必须千方百计生存下去,至于怎么生存别问我,要问市场——产品推销不出去,证明质量不够好,或方向有问题。要么提升质量,要么及时调整方向,市场需要什么你们就生产什么,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
哪有这么容易啊!
可道理的确这样又没错,副省级市长不可能手把手教企业怎么生产、怎么销售、怎么打开市场。
这期间詹印很安分,一方面筹建省大数据中心各种事情让他头都大了,如之前他看到苏若彤心里哀叹的,手底下没有精明能干、主动替领导分忧解难的干部。
詹印从外省调过来的几位包括陈其迈、王尤伯等,绝对无愧于“忠诚”二字,但此时此刻要的不单单是执行力,不是领导言出必践,错的也无条件执行,而要自己琢磨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象苏若彤那样拓展出“爱情林”的创意。
这样的干部,詹印提着灯笼也找不到。
问题在于大数据是门新课题,连始终没间断订阅国外财经期刊的方晟都不敢不懂装懂,市领导——可以武断说一句,整个百铁四套班子领导没人说得清怎么回事。
朝明那边很给老领导面子,朝明大数据中心专门派了个技术团队进驻百铁。但詹印并不十分信任他们,很简单,之前的坑就是这帮人挖的,一定要避免两次摔到同一坑里的悲剧。
就算外行闭着眼也能猜到一些套路:服务器开口就是120万还不包安装;一套网络设备80万据说要提前2个月预订;国外那些软件应用平台、数据库更是没谱,发来的传真一连串数字后面尽是零,还是美元,看得詹印头晕晕的。
百铁这边想还价,朝明技术团队帮着说话,什么型号不同、配置升级、大数据专用等等,你听得不对劲也没法反驳,搞技术就是这样,懂行的蒙不懂行的。
“詹书计,原先测算还是太乐观,现在看来四个亿打不住啊。”杨花回报道。
“估计多少?”
“十……十个亿。”
詹印半晌没说话,心里深深后悔不该未经缜密调研轻率上这个倒霉的大数据中心,属于典型“拍脑袋”工程啊。
朝明挖坑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习惯于务虚工作,做不到方晟那样凡事啃数据的踏实作风。
不过后悔归后悔,嘴上不会承认,詹印严肃地说:
“作为前沿科技,大数据是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不能因为不懂而产生畏惧心理。现在偶尔上点当、吃点亏都不要紧,权当交学费。我们党、我们的事业走过的弯路、交过的学费还少吗?照样挺过来并行走在金光大道上!把省大数据中心建起来了,我们得到的将远远超过失去的!大家大胆干,我始终是大家的坚强后盾,天塌下来我担着!”
还别说,这席话让筹建人员精神一振,心里踏实多了,觉得得到领导理解后面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