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美貌是种罪(1/2)
在这里,这档节目不能还叫《舌尖上的中国》了,得改名。
改什么呢?
杨帆已经决定好了,就叫《舌尖上的旅行》。
这将是一档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节目,也叫美食纪录片。
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美食多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出现,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
观众看到的美食电视节目,也多以比赛的形式出现。
但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中,美食更多的将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展示国人的日常饮食流变,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
“步子跨得是不是太大了?”老赵看过《舌尖上的旅行》这档节目策划文案,觉得清新的同时,也有些担心。
因为这不是舌尖上的山城,而是全国。
它前期的调研就分三个部分,文献考察、网络收集和实地调研。
前两个还没什么,最后一个太吓人了。
涉及到高额经费,别说本地频道,就是卫视频道都不敢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这么搞。
而美食频道差的不仅是人才,还有经费。
没好的节目,频临撤道,哪有那么多经费?
“不成功便成仁吧。”杨帆也有压力,有时候成功就是偶然的,虽然概率比较小,但也不是没有。
《舌尖上的中国》放这里,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万一水土不服,杨帆也只能傻眼。
他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期待,只是现在除了策划文案,一无所有,期待什么的都只能先放一边。
接下来两天,杨帆先吸纳美食频道可用之人,比如林豹这种有想法有进取心的人,然后做前期准备。
文献考察和网络收集现在就可以做,实地调研得先拉赞助。
频道给的经费,肯定不够文案中提到的那么多地方的实地调研。
人,老赵可以任杨帆挑选。
经费却没办法,台里拨下来给美食频道的就那么些,老赵已经尽可能给到《舌尖上的旅行》节目组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苦闷中的杨帆给美食与时尚频道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就贴在美食与时尚频道电梯门口。
“这是什么意思?”第二天过来上班,看到对联后,老赵问杨帆。
他对杨帆的字不怎么感兴趣,只对内容有点好奇。
“如果有领导过来,文化高点,看到了或许会有点用。”杨帆叹道,经费太少了,两三万的调研经费,最多跑一两个地方,人还不能太多,吃住更别说了。
老赵小声说道:“帮我隐藏一下我文化不高的秘密,说给我听听有什么寓意。”
杨帆提示道:“上联和下联少了哪两个数字?”
老赵重新看向对联,良久才试探问道:“少了一和十?”
“对。”杨帆点头,又问道:“横批少了什么,看得出来吗?”
看了半天,老赵闷闷道:“这怎么看得出来,要说少,少的就太多了,谁知道少的是哪个?”
杨帆摇头:“没有东西。”
老赵一愣。
文化人啊。
缺衣少食,没有东西,就是如今美食与时尚频道的现状。
它是山城电视台全年收视率倒数第一频道,且已经连续多年。
美食与时尚频道的很多节目甚至都不是自己原创,而是购买廉价的版权回来重播,填补空档。
“这对联什么意思?”
“莫名其妙。”
没有杨帆的解释,美食频道很多人进出电梯看到这副对联后,一头雾水。
“赵主任整的吧?”
“字还可以,内容就不知所云。”
“这老家伙,就喜欢瞎折腾。”
许多人议论纷纷。
美食频道是养老之地,像杨帆这样的年轻人也就三两个。
对于老赵想大展身手,弄个看得过去的原创节目,老油条们并不感冒。
有的人知道进《舌尖上的旅行》节目组需要全国跑,甚至拒绝加入。
养老之地,人经常不在,那还叫养老之地吗?
都市频道。
“杨帆去美食频道筹备新节目了?”
“嗯,果然不出所料,是美食节目。”
“美食节目有啥看头的,杨帆飘了吧。”
“想不明白,当初有电视台挖就走呗,拿高薪拿权力,现在好了,去美食频道,不知道他咋想的。”
《开心辞典》节目组的人觉得杨帆神经病,或者说他是因为出了两档频道招牌节目,飘了。
鲁志胜最近踌躇满志,干劲十足。
杨帆走后,总策划位置毫无疑问,是鲁志胜的。
杨帆还在的时候,鲁志胜就对《开心辞典》节目有诸多想法。
他觉得这个节目能更上一层楼,但需要修改一些环节。
事实上,他也在修改了。
前几天录制《开心辞典》的时候,节目就做了一些调整。
要不是节目组其他人反对,鲁志胜还想大刀阔斧翻个新呢。
大家都希望求稳,改动一些游戏环节可以接受。
翻新就算了。
而杨帆早就对《开心辞典》节目不闻不问,专心准备《舌尖上的旅行》节目。
他买来最新版的《国家地理》杂志,只要看到有吃的东西,就夹上标签条,以方便检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