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篇28(2/3)
驳。肥义心中涌现出一丝不安。
楼缓让赵君推行胡服这件事,传达邯郸的大臣哪里,他这个相邦,也不用当了。甚至会被邯郸的大臣以挑唆、蛊惑之罪,处死也是有可能的。
肥义也明白,赵武灵王没有喝斥楼缓,是因为看到胡服的好处。
楼缓这番话没有惹怒在场的所有人,是因为在座的人,大多都是来自北疆代郡。
代郡不同邯郸,邯郸是接受周礼。
代郡却相反,大有草原胡风的气息。
因为代郡特殊地理位置,代郡学习中原礼仪,同时也让他们保留草原上的胡风。
所以,中原诸侯没有骑兵,但赵国代郡却有少量的骑兵。
只不过这支骑兵不能左右朝局,亦不能改变天下大势。
代郡有个奇怪的现象:有身穿华服衣冠之人,也有身穿胡服之众。
然,邯郸的情况却不一样。
这里的人皆是华服衣冠。
拥有北胡血统之人,要在邯郸为官,也必须学礼仪、身穿华服。
这里就简单说一下,胡服和华服之间的区别。
中原是冠带之国,深受礼制熏陶。上为衣,下为赏,长袍宽袖,以右为衽。
胡衣长齐膝,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开左衽。
冠带之国是文明古国,文化、服饰素有无比强烈的自豪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穿胡衣,移风易俗。冠带之国,他们心里上能够接受吗?
答案:不能接受。
向来只有胡国向冠带之国学习,穿冠带之服。冠带之人,岂能穿胡服。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这是倒行逆施!
若用两个字来形容:叛逆。
楼缓酒意渐渐清醒,也被吓出一身冷汗,请罪说:君上,臣喝多了,说了醉话,你不要放在心上。
赵武灵王:你没醉。
楼缓:真的醉了。
赵武灵王:你说的话,寡人听进去了。
仇液问:君上要推行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有那个想法。
肥义见赵武灵王的意思是想成为那个离经叛道的人?
仇液再问:君上,可知推行胡服,意味着什么。
赵武灵王:知道。
仇液:
肥义问:君上知道,推行胡服的后果,为何还要去做这件事。
那么,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去做这件离经叛道的事呢?
因为,此次攻伐中山,万人铁骑之中,他看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
胡人和赵人因为衣服之故,让他们心中产生了隔阂,也令他们不能齐心为国效力。
赵人因为衣服束缚,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他能推行骑射,为什么不能推行胡服。
再说呢?推行胡服是有好处的。
消除胡人和赵人心中的隔阂,让赵国没有赵人和胡人之别。
胡族见赵人能够穿他们的衣服,心理上也不会排斥赵国。
无论是胡人,还是赵人,他们才会更好的为赵国效力。
赵国没有胡、赵之别,消除隔阂,赵国整体实力才会进一步强大。
肥义见赵武灵王是动真格的。
可,他身为相邦,也很为难。
他也知道赵武灵王推行胡服,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赵国疆土和北胡接壤,赵地皆是胡人之国。
赵氏一族和胡族通婚多于中原诸侯。
赵武灵王在国内推行胡服,也许真的可以彻底消除胡人和赵人心中筑起的那座城墙,进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然,赵氏能人辈出都不敢推行胡服,赵武灵王真的敢推行吗?
成见,是最不好撼动的。
能打破成见的人,是伟大的。
赵武灵王的出发点,只有一个:让赵国变得更好,更强。
肥义说出一个现实问题:他们知道胡服的好处没用。想要在国内推行胡服,会遭到大臣强烈的抵制。
肥义所言,也是赵武灵王头疼的问题。
既然是问题,那就要解决。
赵武灵王自己不能解决,那就找人来解决:我才找你们前来商议。
在座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没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另一种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太大了。再加上,他们也不知道,领导有多大的决心。有能力解决的人,也不能轻易去尝试。
在这个时候,赵武灵王要让下面的人,看到自己的态度。
赵武灵王正色说:我推行胡服,教育百姓。胡、赵融为一体。赵国没有胡、赵之别,他们才能真心为国效力。
肥义觉得赵武灵王将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了,问:君上,一件衣服能让胡、赵融为一体,让赵国变强。
我以胡服教育百姓,以骑射强国,增加百姓尚武精神。赵国民风尚武,天下又将如何。赵武灵王也觉得一件衣服是不能让赵国变强,但,他坚信,此项改革,会让赵国变得更好。
肥义问:君上看到推行胡服骑射的好处,为何不敢做出决断。
胡服乃移风易俗,中原诸侯从来就没有人去推行。赵武灵王停了下来,继续说出自己的难处和担忧,我的心意,大臣也不会明白。我推行胡服,必会困难重重。
此时,赵武灵王的心态:想要做点事,怎么就那么难呢?
中原诸侯没有人敢去尝试。君上去尝试、推行,就是第一人。肥义话锋一转,又说出不好的一面,但,第一人是不好当的。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君上是否有足够大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